一、法定繼承、遺囑和遺贈的區別是什么?
遺贈與遺囑繼承都是通過遺囑方式處分財產,這兩種方式在形式上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區別也是很明顯的。根據《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規定,遺囑繼承與遺贈的主要區別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1、繼承人與受遺贈人的范圍不同。遺囑繼承人只能是法定繼承人范圍以內及以外的個人,而受遺贈人只能是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或者國家、集體單位,而且,受遺贈人既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國家或集體單位。
2、遺囑繼承人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未明確表示放棄的,即視為繼承。而受遺贈人在知道或應當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未作出接受遺贈表示的,視為放棄,即喪失受遺贈權。
3、受遺贈權不能由他人代替行使。當受遺贈人先于遺贈人死亡,其受遺贈權便自然消失。當受遺贈人不愿接受遺贈,他也不能將該遺贈財產轉給他人。但是,當繼承開始后,受遺贈人表示接受遺贈,并于遺產分割前死亡的,其接受遺贈的權利轉移給他的繼承人。
二、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區別是什么?
1、法定繼承是指按法律規定的繼承人范圍、繼承順序和遺產分配原則進行的繼承。遺囑繼承是指按被繼承人生前所立遺囑中指定的繼承人繼承其遺產所進行的繼承。法定繼承是按法律規定的范圍、順序來進行的;而遺囑繼承則是按財產所有人生前的意思來繼承的。
2、法定繼承人的繼承份額是根據所有法定繼承人的情況和贍養扶養情況來確定的;遺囑繼承人的繼承份額是財產所有人在遺囑中確定的;
3、遺囑繼承人必須是屬于法定繼承人范圍內的人,而法定繼承人不一定都是遺囑繼承人。因為在遺囑繼承中,根據財產所有人的生前意愿,遺囑繼承人既可以是法定繼承人中的一人,也可以是法定繼承人中的若干人。哪些法定繼承人能夠繼承遺產,這要取決于遺囑的內容。
4、我國實行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的原則;也就是說,對公民個人遺產的繼承,如果財產所有權人生前立有遺囑,只要該遺囑是合法有效的,必須按遺囑繼承,而不能按法定繼承。
綜上所述,現在很多人會通過遺囑或者遺囑的方式將財產繼承給他人,遺囑的受讓人范圍比遺囑承擔要廣泛,可以不是直系親屬。如果不存在遺囑或者遺贈協議,就應該按照法定繼承辦理,這種繼承方式和遺囑繼承在適用條件、繼承方式上都有區別。
代位繼承人屬于法定繼承人嗎
房產繼承法定繼承人有哪些,是否要交契稅?
法定繼承權的喪失情形有幾種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一房二賣”的法律后果和糾紛的處理原則
2021-02-12行政復議后撤銷能否加重處罰
2021-01-06包裝相似度多少算侵權
2020-12-08離婚后一方過度糾纏一方怎么辦
2021-01-24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
2021-02-28贈予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1-02-26外公屬于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28無還款期限的擔保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9轉繼承需要符合哪些條件
2020-12-16雇傭關系需要辭職嗎
2020-12-09裁員時哪些員工不能裁
2020-11-24集團內部調動必須更改勞動合同嗎
2020-11-29人壽保險理賠指南的各種規定
2020-12-01猝死是否在意外險賠償范圍內
2021-02-12家庭財產兩全保險條款范本
2021-03-11保險合同案件中的疑難問題及探討
2021-02-28三類人身保險新型產品 購買時應注意事項
2021-02-25第三者責任保險的證明材料
2020-11-08保險事故涉及多個受害人怎么理賠
2020-11-16保險理賠計算公式是什么,理賠程序怎么走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