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放棄繼承權司法解釋是什么?
第一,關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時間。
我國《繼承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并對接受或放棄遺贈作了相應的規定“受遺贈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遺贈。”
第二,放棄繼承的效力,追溯到繼承開始的時間。
即繼承人在遺產分割前放棄繼承的,視為其自繼承開始就放棄繼承權;不但對遺產不享有權利,對被繼承人生前的債務不承擔義務,而且對遺產的孳息也不享有權利。
第三,放棄繼承一般不允許翻悔。
放棄繼承權,是指繼承開始到遺產分割之前的這段時間內,放棄自己已取得的繼承遺產的權利,完全自由地表示自己不愿意處于繼承人的地位。繼承人放棄繼承權,是一種單方面的法律行為,不必經過人民法院的批準或其他繼承人許可。倘若允許撤回,不僅會影響遺產分割的進行,而且不利于繼承關系的穩定,不利于公民的生產和生活。因此,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規定“遺產處理前或在訴訟進行中,繼承人對放棄繼承翻悔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其提出的具體理由,決定是否承認。遺產處理后,繼承人對放棄繼承翻悔的,不予承認。”
第四,繼承人因不愿履行法定義務,如不想清償被繼承人債務,不愿承擔扶養、撫養、贍養義務等原因而表示放棄繼承的,必然損害他人的利益。
二、繼承權的司法解釋
繼承權作為一項權利,繼承人有放棄的自由。
首先,必需是繼承人本人作出放棄的表示,他人包括繼承人的監護人都無權放棄。
其次,繼承人具備民事行為能力。
第三,放棄繼承權須在特定時間作出。
《繼承法》規定,繼承人放棄繼承權須在繼承開始后遺產分割前作出表示。遺產分割后,遺產已經變成繼承人的財產,此時放棄的是所有權而不是繼承權。第四,繼承人放棄繼承不得損害他人利益。比如,放棄繼承權致使其不能履行法定的撫養、扶養、贍養義務,或其他債務履行的,放棄無效。第五,放棄繼承權須以法定方式作出。在訴訟前放棄的,須以書面方式向其他繼承人表示,用口頭表示,本人承認,或有其他充分證據證明的,也應當認為有效;在訴訟中,繼承人口頭向法院表示放棄的,繼承人在筆錄中簽名,該放棄也有效。繼承人放棄繼承后反悔的,須在遺產處理前提出,并由法院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承認。因此子女是可以放棄繼承權的。
有關繼承權的處理情況,應當嚴格按照法律規定的情況來進行處理,一般情況下,對于繼承權的獲得可以通過遺囑的方式或者法定繼承人的方法來取得,如果相關情況的認定存在異議的還必須按照法律規定的標準來進行處罰,避免法律適用錯誤。
繼承人放棄繼承權條件有哪些
房產繼承權時效是多久?
繼承權公證費用標準(最新版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強拆后的法定訴訟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9股權轉讓變更需要實名認證嗎
2021-03-14注冊商標續展是什么意思
2021-03-03反擔保成立須要什么條件
2021-01-16房屋改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3保全債權是如何保全的
2021-02-08離職工資過一個月才結算合法嗎
2021-02-01山洪災害保險賠嗎
2021-03-23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2保險不能理賠怎么辦
2021-01-03單位要給滿50歲的女職員買養老保險嗎
2021-02-17土地轉讓合同的效力是怎樣的
2021-02-02農村土地確權糾紛怎么解決
2021-01-04如何在評估程序中提高拆遷補償
2021-02-06拆遷房產證能改名字嗎
2020-11-27始興縣拆遷人民防空警報設施和報廢警報器、控制終端等設備審批辦理(流程、材料、地點、費用、條件)
2021-03-15拆遷安置房住房補貼是如何的
2020-12-15可以買賣拆遷安置房
2021-02-17拆遷估價人員在評估前需要履行的程序是什么
2021-02-13農村搬遷一般需要多久
2020-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