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前財產與婚后財產如何界定
婚前財產是指婚姻登記以前取得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工資、儲蓄、接受的贈與和遺產、房產等;婚后財產是指婚姻登記以后婚姻存續期間的合法所得,這部分財產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屬于共同共有。在審判實踐中,如何區分婚前婚后財產,應視具體情況而定。
長輩在婚前贈與的區分。長輩的贈與如果明確指明了對象,該財產沒有爭議。但是常常有這種情況:兩人已到了談婚論嫁的時候,一方的長輩慷慨拿出儲蓄給兩人說去買房結婚吧,但并沒有指明該贈與是給一個人還是兩人,長輩去世后,也沒有證據來證明,離婚時如何認定該贈與的歸屬呢?筆者認為,該贈與應該屬于長輩親屬的個人財產。理由:長輩礙于情面,不便于特指贈與哪一方,其真實意思肯定是贈與己方親屬,如果有朝一日晚輩夫妻離婚,長輩更是不愿把贈與分割,所以其真實意思應該是贈與己方親屬,而不是雙方,離婚時應該作為婚前個人財產處理。一種情況除外,如夫妻雙方將該贈與買房,房產證寫明兩人的名字,則該房產是夫妻共同財產。但離婚時,可將房產評估,先將婚前贈與部分退還一方,剩余部分屬于共同財產再行分割。
一方婚前買房、婚后辦證房屋的區分。如果是婚前個人一次性支付房款,那么該房所有權屬于其個人,毫無爭議。如果是婚前一方首付,婚后夫妻雙方共同還貸,那么房產仍然屬于首付方,還貸部分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可以分割。這是司法實踐的一般慣例。如果還是上述這種情況,房產增值了,那么離婚時增值部分是不是共同財產,該不該分割呢?該問題在實踐中也相當普遍。筆者以為,應該按照比例進行分割,即把該房產上的最初投資進行比例劃分,然后對現房產進行評估,房產所有方應該按照比例退還另一方的投資及其收益,而不是僅僅退還共同還貸的一半。
婚姻存續期間債權債務的劃分。一方在另一方不知的情況下產生的債務,如果是用于家庭生活需要,則屬于共同債務,離婚時須雙方共同償還,如果用于個人消費或者主要用于個人消費,則屬于個人債務,自己承擔。債權同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空調車不開空調乘客可以要求退票嗎
2020-11-16什么是三級醫療事故
2021-01-16反擔保成立要什么條件
2021-03-25先予執行能拍賣嗎
2021-01-09老人遺產女兒能分嗎
2021-02-12勞務分包合同應蓋什么印章
2021-01-0760歲員工為什么要簽勞務合同
2021-01-04壽險理賠中主訴證據效力的認定
2021-01-08返還性人身保險是什么意思
2021-01-20家中失火保險可以賠嗎
2021-01-24保險利益與投保有什么關系嗎?
2021-01-12怎樣辦理投保手續
2021-01-19農村集體林地可以承包給個人嗎
2020-11-24農民拆遷安置房如何辦理結算
2020-11-28有地契拆遷怎么安置
2021-01-23農村房子賣了拆遷補償款糾紛怎么處理
2021-02-10拆遷安置房戶主可以作主出賣嗎
2021-01-29父母是否可以隨意處置未成年人的房產
2021-02-26房屋拆遷補償的方法和標準是什么
2020-12-21棚戶區拆遷與商業拆遷有什么區別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