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規定,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對夫妻共同財產的處理,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及有關法律規定,分清個人財產、夫妻共同財產和家庭共同財產,堅持男女平等,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照顧無過錯方,尊重當事人意愿,有利生產、方便生活的原則,合情合理地予以解決。
孩子非親生,證明一方有過錯,無過錯方可以要求其賠償損失,并且可以要求精神損害賠償。
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主要包括:
一是男女平等原則。
《婚姻法》第二條規定:“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第十三條規定:“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第十七條規定:“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具體而言,男女平等原則體現在夫妻財產關系上,就是雙方對夫妻共同財產有平等的所有權,離婚時男女雙方有平等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權利,對共同的債務、負有平等的清償義務,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不受收入多少、不因男女性別而有差異。
二是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
《婚姻法》第二條規定:“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第三十九條規定:“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跟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具體而言,因父母離婚必定對未成年子女今后的生活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為使子女能健康的成長,有一個相對較好的生活環境,在夫妻分割共同財產時給直接撫養未成年子女的一方適當多分一些財產,符合法律的規定。對于婦女,由于受經濟、傳統觀念的影響,在我國其獨立謀生能力和經濟收入,與男子相比均有一定的差距。同時婦女一般在家中撫養子女、照顧老人,其雖未創造太多的財產,但其為家庭所付出的精力要遠遠大于對方,因此分割夫妻財產時對其應給予一定的照顧。
三是有利于生產和生活原則。
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應當注意從有利于生產和生活的需要出發,不能損害財產的效用和實際價值。如對生產可以分給有經營知識和能力的一方,然后由該方給付另一方一半的補償,對于生活必需品應當考慮雙方和子女的生活需要,分給需要的一方等等。
四是不得損害國家、集體和他人利益原則。
《中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六條規定:“民事活動必須遵守法律,法律沒有規定的應當遵守國家政策。”第七條規定:“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破壞國家經濟計劃,擾亂社會經濟秩序。”第五十五條規定:“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2、思表示真實;
3、不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
因此作為離婚原雙方當事人,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不得將國家、集體和他人所有的財產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加以分割。同時在協議離婚分割財產時不得借分割夫妻共同財產而逃避共同債務;也不得借分割夫妻共同財產,逃避應承擔的贍養、撫養義務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共同犯罪的構成條件是什么
2020-11-09行政強制執行能分階段履行嗎
2021-03-23贍養人負的贍養義務有哪些
2021-01-01收到執行裁定書怎么辦
2021-02-20申請強制執行材料需要哪些
2020-12-22房產繼承公證書有期限嗎
2020-11-26出軌起訴離婚的程序是什么
2021-01-25交通違法記錄與個人信用掛鉤嗎
2020-12-02伯父可以把房產贈與侄子嗎
2021-01-23競業限制領域如何界定
2021-01-10人壽保險中的受益人是誰
2021-01-11車上人員險保額多大
2020-11-11平安意外險的含義是什么
2021-03-17買重疾險的相關解析
2021-02-16怎么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能力額度
2020-12-15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如何確定保險合同中投保人的如實告知義務
2020-11-07事故認定書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1-03-22被盜車輛撞傷人,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1-18事先未出示條款保險公司拒賠怎么辦
2021-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