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方婚前付了全部房款,并取得了房產證的
一方婚前付清了全部房款,并取得房產證的,就是婚前財產,婚前財產屬于夫妻個人財產,離婚時,另一方無權要求分割。
2、一方婚前付了全部房款,婚后取得房產證的
這和第一種情況本質上是相同的,唯一的不同就是房產證取得的時間不同。這種情況下,也是婚前財產,屬于一方所有的財產,離婚時,另一方無權要求分割。
3、一方婚前以個人財產按揭購買房屋,婚后夫妻共同清償貸款(較復雜)
夫妻一方婚前以個人財產按揭購買房屋,產權證登記在一方名下的,離婚時,房屋的歸屬及分割,不同省市的司法實踐對此有不同的規定,如部分法院將此種情況下的房屋歸屬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1)夫妻一方婚前以個人財產按揭購買房屋并按揭貸款,產權登記在自己名下,該房屋屬于個人財產,同樣的,按揭貸款為個人債務。婚后配偶一方參與清償貸款,并不改變該房屋為個人財產的性質,因此,在離婚分割財產時,該房屋為個人財產,剩余未歸還的債務為個人債務,對已歸還的貸款中屬于配偶一方清償的部分,應當予以返還。
需要指出的是:共同還貸部分,不論是由一方用個人工資還貸,還是用雙方工資還貸,均應認定為是夫妻共同還貸。如果購房方確能證實,其還貸資金來源于個人婚前財產,那么該房屋就是個人財產,另一方無權分割。
(2)對于產證登記在一方名下,但配偶方有證據證明婚前購房時,其也共同出資的,在離婚分割財產時,該房屋仍為產證登記人的個人財產,剩余未還的債務為其個人債務,但對首付款和已歸還的貸款中屬于配偶一方出資和清償的部分,應當予以返還。
(3)對于產證登記在一方名下,配偶方有證據證明婚前購房時其也共同出資,且同時有證據證明其婚前是基于雙方均認可所購房屋為共同所有的前提下進行出資的,則雖然該房產登記在一方名下,仍宜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時應按共同財產的分割原則進行處理,同樣的,其按揭貸款債務為共同債務。但在分割共同所有的房產時,對于存在當事人出資數額比例懸殊,且婚后確未共同生活或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較短等情形的,也應一并考慮,可參考當時的出資比例對房產進行分割,而不是平分房屋。
對于上述情況,婚姻法解釋(三)草案規定:夫妻一方婚前以個人財產購買房屋并在銀行按揭貸款,支付的購房款數額超過房屋總價的一半時,無論房屋何時交付及房屋產權證何時取得,離婚時可以將該房屋視為一方的個人財產,尚未歸還的部分貸款認定為一方的個人債務。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由夫妻共同財產還貸部分,應考慮離婚時房屋的市場價值,由一方對另一方予以合理補償。
上述草案規定實際上也未盡合理,我們期待早日有明確規定,統一司法實踐。
4、雙方婚后出資(包括貸款)取得房屋產權的
這種情況下是夫妻共同財產,分割時應注意:
(1)不論房產證上是一方的名字,還是雙方的名字,均為共同財產。
(2)房屋價值分割時按市場價計算,不按當初購房合同金額計算。
(3)如果涉及貸款,先要將貸款部分除去。如,羅小姐與謝先生2000年結為連理,2002年二人花了70萬買了一套兩室兩廳的商品房,首付30萬元,貸款40萬元,房產證上只寫了謝先生一人的名字。到了2005年,二人關系逐步惡化,準備協議離婚。此時,該房屋的價值漲到120萬,但還有30萬的貸款沒有還。改房屋如何分割?此時夫妻可以分的部分就是,120萬元的現值減去30萬元貸款后的90萬元,每人可分得45萬元。如果謝先生要房子,應補償羅小姐45萬元,由謝先生單獨償還剩余的本金及利息。
5、房產證上有第三人名字的
實踐中,房產證上除了有夫妻雙方的名字外,還有可能有父母的名字、子女的名字等。對此,法院不會在離婚案件審理中主動追加第三人,而是采取如下措施:
(1)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將案件中止審理,告訴當事人另行提起析產之訴,后根據析產的判決結果,對夫妻共有部分的房屋進行分割;
(2)根據當事人的申請,對房屋部分的財產分割不予審理,由當事人另案起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2020年超期羈押造成的原因是什么
2021-02-22道路安全法有關酒駕的處罰規定以及機動車代號及交通違法處罰分值
2021-01-01網絡仲裁對網貸有用嗎
2020-12-22留置物消滅的法律效果
2020-11-24車禍造成人身受傷要怎么進行傷殘鑒定
2021-01-19交通事故逃逸一般怎么處理
2021-02-26有營業執照無食品流通許可證如何處罰
2021-02-05房屋租賃合同糾紛怎么辦
2021-01-23老人有退休金能主張贍養費嗎
2020-12-31失能老人怎么照顧贍養
2021-02-06汽車追尾事故如何處理
2020-12-26扣押商品車是否構成刑事犯罪
2020-12-21如何區分挪用公款與借貸公款
2021-03-02產品供貨合同模板是什么
2020-11-08實名購房有什么作用
2020-11-23崗位調動了合同要重新簽訂嗎
2021-03-12調崗降薪怎么應對
2021-03-07試工期階段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3-07勞動確認無效判決能否恢復勞動關系
2021-02-03企業調崗可否隨意進行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