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使用權的分類
1.國有土地使用權指國有土地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權利。國有土地使用權取得方式有劃撥、出讓、出租、入股等。有償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出租、抵押和繼承。劃撥土地使用權在補辦出讓手續、補繳或抵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之后,才可以轉讓、出租、抵押。
2.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指農民集體土地的使用人依法利用土地并取得收益的權利。農民集體土地使用權可分為農用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農用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或者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外的單位和個人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是指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的使用權。建設用地使用權是指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興辦鄉(鎮)企業和鄉(鎮)村公共設施、公益事業建設用地的使用權。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農用地使用權通過發包方與承包方訂立承包合同取得。宅基地使用權和建設用地使用權通過土地使用者申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準取得。
二、土地使用權的補償
根據《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19條后段的規定,國家提前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應“根據土地使用者使用土地的實際年限和開發土地的實際情況給予相應的補償”。由于國家提前終止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收回土地使用權,必然會給土地使用者造成損失,國家給予相應的補償,符合合同法理。
這種補償分為兩種情況:
(1)付給余期土地使用權補償費
提前收回使用權時,出讓方應根據土地使用權的余期、土地的用途、土地使用者對土地進行投資開發的情況,出讓時的地價和收回時的地價等因素,與土地使用者協商確定補償費。補償費的標準依土地使用者的損失情況而定。一般來說,要補償的費用應抱愧土地使用者的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
(2)用其他土地使用權交換
即出讓方與使用方協商,將另一快地的使用權與被收回的土地使用權進行交換。交換時,雙方商定收回的土地使用權的補償費和換得的土地使用權的出讓金進行結算。土地使用者通過交換得到土地使用權,應與出讓方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并辦理登記手續。
如果您情況比較復雜,本網站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評殘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11影樓拍照不給底片是否違法
2021-03-11夫妻婚內借條具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22配偶有家庭暴力怎么解決
2020-12-052015年殘疾賠償金死亡賠償金與精神損害撫慰金標準
2021-03-25哪些交通事故將不予理賠
2020-12-23兼職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05勞動保障公益崗幾年解除合同
2021-03-23什么叫傷殘津貼,傷殘津貼應該如何計算
2021-01-08因保險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 由何地的人民法院管轄
2020-12-22開車撞死人保險公司賠多少
2021-03-17火災原因不明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10事故后調解能去保險公司調解嗎
2021-03-14保險公估及保險公估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0-12-13保險理賠對方不配合怎么處理
2020-12-30如何挽救盜搶損失
2021-02-25“三來一補”項目保險
2020-11-12承包合同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1-03-04出嫁女怒訴法院,依法追回拆遷補償款
2021-01-16土地承包權可以抵押嗎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