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勞動爭議仲裁和訴訟案件中,由于勞動關系具有平等性和從屬性的特點,用人單位在提供證據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因此,為了保護工人的利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因用人單位作出的辭退、解聘決定引起的勞動爭議,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解除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勞動者工作年限。《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條還規定:“發生勞動爭議的,用人單位作出開除、辭退、解除、終止勞動合同、減少勞動報酬、計算工資的決定,發生勞動爭議的,由用人單位承擔舉證責任勞動者的工作年限。新頒布的《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三十九條還規定:“當事人提供的證據經核實的,仲裁庭應當作為認定事實的依據。勞動者不能提供用人單位掌握和管理的與仲裁請求有關的證據的,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單位在規定的期限內提供。用人單位逾期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一般來說,主要是用人單位內部的勞動規則、考勤記錄、工資單、社會保險臺賬、人事檔案等證據。這些證據是用人單位單方面保存的,勞動者一般沒有辦法自行證明。因此,舉證責任由法律倒置,有證明能力的單位負責。勞動爭議案件往往涉及仲裁和訴訟,在勞動仲裁和勞動訴訟過程中對證明的要求也存在差異。在勞動仲裁案件中,爭議雙方可以隨時提供證據。勞動仲裁案件沒有規定舉證逾期的不良后果,勞動仲裁案件也沒有規定對提供虛假證據行為的相應處罰。另一方面,如果勞動訴訟當事人在規定的期限內不提供證據,就要承擔舉證晚的不利后果,這將被視為舉證權的喪失,法院可以對偽證進行處罰。《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規定:“當事人或者其他人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構成犯罪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偽造、毀滅重要證據,阻礙人民法院審理的;(2) 有前款行為之一的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或者直接責任人員,人民法院以暴力、威脅、賄賂等手段阻止證人作證或者指使、賄賂、脅迫他人提供虛假證據的,可以處以罰款或者拘留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總之,由于勞動仲裁和訴訟案件的舉證責任不同于一般案件,建議用人單位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證據的收集和保護工作,否則在仲裁和訴訟過程中可能會產生不良后果。例如,如果員工因曠工被辭退,因為單位沒有出勤記錄,通常認為該員工正常上班。用人單位要證明勞動者拒絕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必須向勞動者提交書面通知或者勞動者拒絕簽訂勞動合同的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找律師寫個協議多少錢
2021-02-24商標侵權訴訟的證據收集方法
2020-11-30擔保公司和反擔保人指什么
2021-03-06股權能保全和執行嗎
2020-11-08農民工工傷賠償主體
2021-01-07老婆出軌離婚財產怎么分
2021-03-07交通事故中車主的責任
2020-12-29承攬人、定做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1-01-26賠償協議未按時間打款怎么辦
2021-02-25入職3個月無故被開除賠償金怎么算
2020-11-08未支付經濟補償與加付賠償金要如何適用
2020-12-05停工留薪滿后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2原告潘某 邵某訴被告某保險分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2-18空運保險合同的條款有哪些
2020-11-08怎么確定交通保險理賠金額
2020-12-02車輛修理費高于市值,保險公司能拒賠嗎
2021-03-03保險理賠需要幾天
2020-12-26保監會等發布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2020-11-09責任準備金
2020-11-24土地承包的經營權流轉對當事人有什么要求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