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丈夫結婚半年,目前因多重原因,如性格不合,生活習慣相互無法容忍等等諸多家庭及個人因素(絕非出軌之類的原因)而導致即將離婚,財產應該如何分割?財產有以下:15萬的車一輛,婚前購置,車主姓名為丈夫的父親;自有公司一家,注冊資金50萬,獨資,法人為丈夫本人;濟南市區房產一套,60平米,購買價7萬,現價35萬,為丈夫婚前全款購置,產權人丈夫本人。濟南下縣住房一套,165平,為婚后貸款購置,在丈夫名下,購置價34萬元(含地下車庫),平均一平1900元,首付二成,貸20年,月供2100,目前已還款半年,目前已經升值為每平2800元,總價為47萬;家里的家具、電器等,造價7萬左右,全部為男方方出資購買,家庭存款,目前3萬元。公司營運賬目不歸我管理。鑒于以上這種情況,我能得到哪些財產?
【解析】
首先,明確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對究竟屬于個人財產或夫妻共同財產難以認定,可推定為夫妻共同財產。你們可以協商分割財產,這也是最簡單,事后一般也沒什么爭議的辦法!例如,婚前自己的財產屬于自己,對于夫妻共同財產則可以共同協商解決。如果沒有協商,也可以通過法院的判決,這個就比較麻煩,要打官司。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原則:一是男女平等;二是照顧子女和女方;三是照顧困難一方和無過錯一方利益;四是對盡家庭義務和協助另一方工作付出義務較多的一方予以補償;五是約定優先于法定;六是方便生產、生活、學習和工作,利于發揮財產價值;七是不違反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不侵犯國家、集體和第三人財產利益的原則。附: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603次會議討論通過)根據上述原則,結合審判實踐,提出如下具體意見:
1、夫妻雙方對財產歸誰所有以書面形式約定的,或以口頭形式約定,雙方無爭議的,離婚時應按約定處理。但規避法律的約定無效。
2、夫妻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為夫妻共同財產,包括:
(1)一方或雙方勞動所得的收入和購置的財產;
(2)一方或雙方繼承、受贈的財產;
(3)一方或雙方由知識產權取得的經濟利益;
(4)一方或雙方從事承包、租賃等生產、經營活動的收益;
(5)一方或雙方取得的債權;
(6)一方或雙方的其他合法所得。
3、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復員、轉業軍人所得的復員費、轉業費,結婚時間10年以上的,應按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復員軍人從部隊帶回的醫藥補助費和回鄉生產補助費,應歸本人所有。
4、夫妻分居兩地分別管理、使用的婚后所得財產,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在分割財產時,各自分別管理、使用的財產歸各自所有。雙方所分財產相差懸殊的,差額部分,由多得財產的一方以與差額相當的財產抵償另一方。
5、已登記結婚,尚未共同生活,一方或雙方受贈的禮金、禮物應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具體處理時應考慮財產來源、數量等情況合理分割。各自出資購置、各自使用的財物,原則上歸各自所有。
6、對個人財產還是夫妻共同財產難以確定的,主張權利的一方有責任舉證。當事人舉不出有力證據,人民法院又無法查實的,按夫妻共同財產處理。
7、夫妻共同財產,原則上均等分割。根據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和財產的來源等情況,具體處理時也可以有所差別。屬于個人專用的物品,一般歸個人所有。
8、一方以夫妻共同財產與他人合伙經營的,入伙的財產可分給一方所有,分得入伙財產的一方對另一方應給予相當于入伙財產一半價值的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品房建筑面積與合同不符該如何
2020-12-20注冊商標對消費者的好處有哪些
2020-12-02交通事故起訴時有哪些賠償項目
2021-01-19無期徒刑關在什么地方
2020-11-17男方外遇離婚財產如何分割
2020-12-19訂婚后女方不想結婚男方能否搶婚
2021-03-23婚內財產協議需要進行公證嗎
2021-01-14托收承付的承付期為多久,結算條件又是怎樣的
2021-01-10行政訴訟超過半年沒有結案怎么辦
2021-01-03遺囑必須公證才生效嗎,遺囑公證生效后有效期是多久
2021-03-13勞務派遣國外生病死亡如何賠償
2020-11-25公司無故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1-01-30五一哪天算三倍工資
2021-02-18女職工孕期能不能被辭退?
2020-11-10三責險的賠償范圍有多大
2021-02-19產品質量責任保險中如何計算賠償
2021-03-02貨物運輸途中滅失,代辦托運人需要賠償嗎
2021-01-03車上人員險何時不賠償
2021-01-09什么是比例賠付
2021-03-10什么人可以不繳納失業保險費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