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處理后的遺產如何要回放棄的繼承權
遺產處理前或在訴訟進行中,繼承人對放棄繼承權反悔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其提出的具體理由,決定是否承認。遺產處理后,繼承人對放棄繼承反悔的,不予承認。
二、繼承權可以放棄嗎,是否可以放棄繼承權
繼承權是法律賦予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權利和義務不同,權利是可以被放棄的,因此,繼承權可以被繼承人放棄。如果放棄繼承權的人本身就是遺產的法定繼承人,如死者的配偶、子女等,那么,他必須要在遺產被分配之前,公開聲明放棄繼承遺產,否則會被視為已經接受了遺產。
如果放棄繼承權的人本身并非死者的法定繼承人,也就是說遺產是死者生前決定贈與他的,那么,只要他不作出對遺產的任何聲明或表示,兩個月后就會被視為自動放棄了這筆遺贈。反過來說,如果他想要得到這筆遺贈,則必須要在兩個月之內聲明愿意接受該遺產。之所以會有這樣不同的規定,是為了優先照顧法定繼承人的利益。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繼承人因為放棄繼承權而導致其不能履行法定的義務,那么,繼承人這種放棄繼承權的行為是無效的。
三、繼承權的放棄與喪失有什么區別
繼承權的放棄和喪失,其最后結果都是不發生繼承遺產的結果,但兩者卻有明顯的區別。
(1)放棄繼承權,是繼承人自愿放棄無償取得被繼承人的合法遺產的權利。這種行為是出自繼承人自身內心意思的真實表示;喪失繼承權,是繼承人有《繼承法》第七條規定行為之一,經人民法院認定并作出判決而被剝奪其繼承權,這種被剝奪是依法強制執行的,不以被剝奪人的意志為轉移。
(2)放棄繼承權必須在繼承開始之后,遺產處理之前用書面或口頭方式向其他繼承人表示,其效力可以追溯到繼承開始的時間;而喪失繼承權則可以發生后繼承開始之后,也可以發生在繼承開始之前,其表示的方法是以人民法院的判決書的形式。
(3)放棄繼承權是繼承人放棄自己繼承的一種權利,它不受任何條件的限制,只要自己誠心的放棄表示即可,而喪失繼承權是依法剝奪繼承人的繼承權,這種被剝奪必須受《繼承法》第七條嚴格的法定限制,除此不能使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4)放棄繼承權的聲明可以在遺產處理前或在訴訟過程中收回。
根據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看出,遺產在還沒有處理的情況下,繼承人如果后悔了,并且有法定的理由,那么人民法院會進行參考,但是如果遺產已經處理完畢了,那么即便有任何的理由,人民法院都不會進行再處理此案件,所以三思后行。
父母遺產繼承權的喪失
被收養的養女有無繼承權
遺棄行為關于繼承權會喪失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三方協議只有兩方簽字是否生效
2020-11-18公司安全事故股東有什么責任
2021-02-02不得減刑的幾種情形
2021-02-26繼承權喪失的情形有哪些
2021-03-072020遺贈撫養協議怎么寫
2020-12-04代書遺囑的有效條件及見證人資格
2021-03-16什么叫現房
2021-01-06空運險種被保人的義務
2021-02-24被保險人違反及時報案的保險義務是否應該承擔責任
2021-01-27人身保險合同的生效
2021-01-16保險合同生效 意味著保險責任的開始嗎
2020-11-18論保險合同的無效──從世都百貨退保風波說起
2020-12-29朋友借車惹糾紛保險費、修車費誰來負擔
2021-03-03交通保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1-19構成保險利益應當具備什么條件
2020-12-03保險合同能否凍結
2021-03-05保險合同的解除形式可分為哪幾種
2020-12-28解除保險合同的事由有哪些
2020-12-2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
2021-01-29稅務代理的種類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