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死亡了不知道遺產有哪些怎么界定?
遺產的范圍是:
(1)公民的收入;
(2)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
(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4)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
(5)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
(6)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
(7)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此外,還包括個人承包的收益。
二、遺產的法定繼承是怎么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1年1月1日生效)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
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
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條 被繼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輩血親代位繼承。
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繼承人死亡的,由被繼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繼承。
代位繼承人一般只能繼承被代位繼承人有權繼承的遺產份額。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條 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贍養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
第一千一百三十條 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等。
對生活有特殊困難又缺乏勞動能力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應當予以照顧。
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
有扶養能力和有扶養條件的繼承人,不盡扶養義務的,分配遺產時,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繼承人協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對遺產的界定標準必須因人而異,因為有些人生前的收入來源比較多,如果是這樣的話遺產的范圍也很廣,本身有資格繼承遺產的第一順序繼承人就是配偶,子女和父母。作為當事人的親屬,總不能連當世人的收入渠道都不清楚。
第一順序遺產繼承比例
遺產分割協議書范本
房屋遺產繼承法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什么是交通事故賠償訴訟時效
2021-02-23造成海洋污染的責任者和第三者分別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3-13工傷鑒定造假會受到什么處罰
2021-03-18財產保全涉及夫妻雙方嗎
2020-12-19購房時怎么處理面積的差異
2021-01-01如何防止二手房中介亂收費
2020-11-30房地產開發流程周期以及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12舊城改造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14被刑拘后是否可以直接解除勞動關系
2020-11-15不帶薪年休假屬于勞動糾紛嗎
2020-12-17人壽保險的投保對象是什么,買人壽保險時應注意什么
2021-01-26如何認定投保人違反告知義務
2020-11-14男子墜亡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1-03-24公眾責任保險合同的基本內容
2021-02-27人身保險合同主要條款有什么
2021-02-21船舶沉沒保險人拒付是否合法
2020-12-16駕駛證扣了12分出事故了能走保險嗎
2021-01-25航空貨物運輸險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0-11-14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無效的法律依據有哪些
2021-03-03福建臺風來襲汽車被水淹了保險賠嗎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