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聚焦五招助你避開保險糾紛
第一招:獨立挑選保險產品
決定買保險之前,先要問清楚自己為什么要買這份保險。很多市民在挑選保險產品時過多地依賴代理人推薦,其實買保險與買其它商品一樣,都要根據自己的需求來,代理人的意見、方案只能起到推薦作用,客戶應該把選擇權握在自己手中。
同時,不要盲目跟風買保險。每個家庭對保險的需求都不一樣,有的希望增加人身保障,有的則是為了轉嫁財務風險,也有想通過保險做理財投資的……不同需求搭配不同保險。親朋好友的保險可以起參考作用,但在實際購買時要切實考慮自己家庭的經濟情況、年齡結構、風險偏好等因素。
第二招:了解保險的基本功能
時下保險理財盛行,很多人產生了“買保險就是為了多賺錢”的想法。為了迎合市民的這一心理,保險代理人上門兜售保險時著重宣傳的是分紅功能;銀行柜面上代銷的保險打出的廣告是“回報能有多高”;在保險公司主推的產品中,幾乎都帶有分紅性質;網上熱門貼是“幫你算算保險合不合算”,還有專門比較不同保險公司產品的帖子,試圖比出一個最便宜的……諸如此類誤導了不少市民,讓大家覺得買保險就是為了多賺錢。
其實保險最基本的功能是保障,投資理財只是保險的附加功能。對于保險最樸素的解釋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即人人拿出一小部分財富匯集成大經費,一旦個別社會成員發生意外就可以動用這筆愛心基金。市民買保險其實是用少量的錢轉嫁自己和家庭的風險,不要因為繳了保險費沒有得到經濟回報就認為很吃虧。
第三招:防止“如實告知”殺手
據粗略統計,目前80%以上的保險拒賠案是由于客戶在投保時沒有“如實告知”引起的。保險合同有個重要原則,就是“如實告知”義務,市民投保時一個小小的“隱瞞”,就會失去日后索賠的權利。
特別需要提醒的是,很多保戶認為自己口頭告知過就可以了,業務員說在保單上可不填就不填,結果理賠時被指控“隱瞞”病情,保戶覺得冤枉卻無據反駁,最后只好被拒賠。要知道“如實告知”義務已經以法律形式被固定下來,任何人都不能豁免投保人不履行該義務。所以投保人一定要在合同上填明自己的身體狀況,否則保險公司可以以“隱瞞”病情為由拒賠。
第四招:理解保險條款的立法本意
現實生活中有人對保險條款并未完全理解,就希望能夠找出漏洞來達成自己的目的。比如代簽名問題。保險不能代簽名已經說過多次了,很多市民也都知道了這一點,紛紛為自己保單進行了補簽名。但是,理賠糾紛中又有新的問題產生。
有些市民購買的投連險、分紅險業績不佳,想要全額退保。便以自己的保單是代簽名為由認為保險合同不成立,要求撤銷所購買的保險產品。這種想法是錯誤的,也不會被保險公司接受。
保單不能代簽名最主要是針對以死亡為保險責任的人壽保險。這項規定的立法本意是為了防止投保人為經濟利益惡意傷害被保險人,因而一定要被保險人的親筆簽名。而投連險、風紅險不存在此類道德風險,保戶以此為由要求退保是沒道理的。
第五招:弄清保險條款的專用術語
由于市民的保險專業知識還比較匱乏,對保險條款中的某些專用術語往往會“想當然”地去理解,導致理賠或退保時所獲保險金與心理預期大相徑庭。
我們以保戶繳費滿兩年退保時保險公司應給付現金價值為例。很多人從字面上理解以為現金價值就是自己所繳的保費。但事實上,客戶退保時的現金價值是所繳保費扣除風險保費、儲蓄金保費后的剩余部分。一般第三年退保的客戶大約只能領到所繳保費的二分之一左右,但這一點讓不明就里的老百姓倍感“上當”,導致很多糾紛。
專家意見在源頭上引導理性消費
王*峰(上海保險同業公會秘書處主任):
現在有人動輒對保險規定冠以“霸王條款”,但其中的一些指控卻未必有道理。從人民調解委員會處理的保險糾紛來看,不少是由于市民本身缺乏保險方面的基本知識導致的。一方面保險公司仍應繼續改善服務,另一方面我們也應從源頭上減少理賠糾紛,最好的方法就是對市民進行保險知識的反復宣傳,引導大家理性消費保險產品。
對比我國香港地區保險投訴索償委員會處理的糾紛處理情況,香港地區的保險糾紛主要因保險合同條款的解釋而起,排名第二位的原因是沒有披露重要事實。而我們導致糾紛的情況就比較雜了,有保險公司是否賠償、理賠額大小、保單代簽名、代理人誤導消費者、退保以及保險公司的服務質量等。由于百姓缺乏基本的保險常識,調解委員會的成員解說起來很費勁,感覺就像代理人在“展業”,所以從源頭上引導消費者理性投保是避免理賠糾紛的根本。
完善保險糾紛的處理體系
陳*梅(復旦大學保險系博士):
據保監會公布的信訪統計數據表明,2004年保險業的合同糾紛類別已達到信訪量的45.8%,大大超過違規和內部管理等問題而位居首位。面對投訴的不斷增加,糾紛處理體系也亟需完善,去年9月成立的同業公會人民調解委員會就是上海的一大實踐。
雖然調解委員會已經成立,但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如:調解的權威性。調解協議本身不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可以通過公證處公證或把調解協議上升到仲裁協議來達到它的法律權威性。由于調解過程是免費的,委員會的經費來源也是一個問題。
另外,合格的調解員目前仍然處于稀缺狀態,大多數調解員都是兼職的,我們呼吁這批調解員隊伍的專家化。
行業動態人民調解機制應對糾紛
作為中國內地保險業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上海于去年9月率先引進“人民調解”機制解決日益增多的保險合同糾紛。
去年9月2日正式成立的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人民調解委員會,由保險界及上海市司法局、上海市仲裁委員會和復旦大學的專家組成。25名調解員來自各大保險公司,具備豐富的保險知識和相關的法律知識。他們將依據國家有關人民調解的相關法律法規提供調解服務。
上海市保險同業公會人民調解委員會負責人表示,保險合同具有專業性強的特點,引進人民調解機制有利于維護合同雙方的合法利益,及時、有效地解決保險合同糾紛,或為進入仲裁或訴訟程序奠定基礎。
成功調解16起糾紛
調解制度正成為解決保險糾紛的一個重要途徑。今年上半年,上海保險同業公會下屬的人民調解委員會共接到了39起調解申請,除18起由于保險一方不同意調解外,已經成功調解了16起糾紛,2起還在調解過程中。
據悉,中國保監會已確定上海、安徽、山東為保險合同糾紛調解的試點,明年5月將在全國推行保險合同糾紛裁決機制。
保險投訴調查局將對消費者與保險公司通過協商不能達成一致的保險合同糾紛進行裁決。被保險人如果不接受裁決結果,可以繼續反映,直至向法院提起訴訟。如果被保險人接受裁決結果,則保險公司必須執行。
如何向壽險公司索賠
保戶買壽險的最終目的,是在事故發生或達到領取保險金年齡時,能夠得到壽險公司的賠償或給付。因此,為了維護您的利益,應注意以下事項:
1、及時聯系,以書面形式通知壽險公司并提出給付保險金申請。當被保險人發生疾病、傷亡等保險事故時,即通知壽險公司。否則保戶有可能要承擔因遲緩通知而致使壽險公司增加的調查費用。
當被保險人達到領取保險金的年齡時,保戶為了自身利益,當然也應及時向壽險公司提出給付保險金申請。
2、準備好必需的申請文件。通常包括:①給付-申請書;②保險單;③最近一次繳費憑證;④相關人員的身份證明;⑤保險合同約定的其它證明文件(詳見條款)。
3、我國《保險法》對理賠時間作了一定要求。
①壽險公司在收到被保險人或受益人的賠償或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當及時作出核定,對屬于保險責任的,在與保戶達成給付保險金的協議后十日內,履行給付義務。否則,將賠償保戶因此受到的損失。②壽險公司自收到索賠申請和有關證明、資料之日起六十日內,對其給付保險金數額不能確定的,應當根據已有證明和資料可以確定的最低數額先予支付,在最終確定數額后,再支付相應的差額。③如果壽險合同無效,或有欺詐行為,或發生的保險事故不屬于保險責任,壽險公司就會下達拒賠通知書。④保戶對理賠結果不服或有異議,可通過協商、仲裁或訴訟方式解決。
4、我國《保險法》規定人壽保險的索賠時效為五年,人壽保險的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保險人請求給付保險金的權利,自其知道保險事故發生之日起5年內不行使而消滅。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書記員是否屬于司法行政人員
2020-11-28涉外婚姻財產糾紛如何解決
2021-03-11駕車被巨石砸中交強險賠嗎
2020-12-07不繼承遺產可以不贍養嗎
2021-02-10法院能否強制執行共有房產中其中一個共有人的份額
2021-01-18兩人共同出資買房私下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2-11國有資產監督機構的職責包括哪些
2020-12-08商業銀行可以向關系人發放信用貸款嗎
2021-03-08培訓班的安全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0-12-16學生在校意外摔倒學校負什么責任嗎
2021-03-16集體土地入市交易規則是什么
2021-02-05房屋贈送時效多長
2021-01-20房地產買賣居間協議
2021-03-11為什么集資房要全款
2020-12-23買賣合同公證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被收購公司孕婦員工怎么辦
2020-11-23公司裁員流程是什么
2020-12-22什么情況必須先進行勞動仲裁
2020-12-24航班延誤險的規定
2021-02-24擅自轉讓保險車輛 發生事故無權索賠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