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體所有制土地可以繼承嗎?
不可以繼承的,因為土地不屬于遺產范圍。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條規定:“城市的土地屬于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以外,屬于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屬于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占、買賣、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
這一規定充分說明,我國實行土地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和集體所有。任何組織或個人只能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不可能取得所有權,所以也就不存在所有權的繼承問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四條,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由土地所有者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登記申請,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集體土地所有權證書,確認所有權。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用于非農業建設的,由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登記申請,由縣級人民政府登記造冊,核發集體土地使用權證書,確認建設用地使用權。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市轄區內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實行統一登記。
可見,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用于非農業建設的,才需要給使用權人發給土地使用證,發證機關為縣級或者市級土地管理部門。
二、遺產的范圍有哪些?
依據《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施行)中的規定,遺產是指被繼承人死亡時遺留的合法財產,包括生活資料、生產資料、財產性權利及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
隨著社會的發展,公民的財產形式日趨豐富,不僅包括有形資產、無形資產,還包括財產性權益等,財產性權益包括財產性權利和財產性利益,財產性權利需要法律的明確規定,包括繼承法第三條列舉的內容、其他法律和司法解釋規定的內容,如公民的財產所有權(收入、房屋、生活資料、生產資料)可以繼承,儲蓄、有價證券、股權等權利可以繼承,以財物作為給付內容的債權可以繼承,知識產權中財產權利可以繼承等。
有些財產權利不能繼承,比如土地承包法規定的家庭承包經營權不能繼承,但家庭承包經營取得的收益可以依法繼承,這種收益實際是財產權利產生的財產利益;比如現行法律沒有對占有能否依法繼承作出規定,在審判實踐中,要由法官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判斷,是否作為遺產予以繼承,如不能確定占有可以依法繼承,法官仍然要根據實際情況作出判斷,對占有所產生的財產利益作出處理。
自然人、法人以及其他的民事主體對我國的土地只有使用權,并且對于國有土地的使用權的取得,必須經過行政機關的審批,通過轉讓取得的視為例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對于本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土地進行使用的,只需征得本組織內的成員的同意即可。
土地遺產繼承方式有幾種
集體土地租賃期限是怎么規定的?
集體土地租賃使用權轉讓機制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招用童工要承擔什么責任怎么劃分
2021-02-28法律是如何規定股東直接訴訟的
2020-12-05股權眾籌有什么作用
2021-02-28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有哪些規定
2021-01-13股東直接訴訟的特點有哪些
2020-11-14解除婚姻關系有什么條件
2020-11-15訂婚了想退婚錢怎么辦
2021-03-15偽造房產證來抵押借款是什么罪
2021-02-06意向合同需要本人簽字嗎
2021-01-14只有合同之債才能抵銷嗎
2021-03-05如何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
2020-12-10房屋繼承協議什么時候生效
2020-11-13交通事故財產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3中介有哪些價格欺詐的情形
2020-12-11房地產開發流程周期以及流程是怎樣的
2021-01-12法律規定不能上市出售的房屋
2021-01-27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愛人簽可以嗎
2020-12-11勞務派遣合同要怎樣解除
2020-12-13頂替別人上班能否確認勞動關系
2021-03-17北京工資超過多少扣個人所得稅
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