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事仲裁案件一般可以委托多少個代理人?
商事仲裁案件可以委托1到2個代理人:一、代理人一般是律師,必須取得律師資格證;二、一般仲裁裁決還是比較公平、公正的;
商事仲裁能否委托公民參加仲裁活動并承擔責任?
審判實踐中對仲裁庭能否追加第三人參加仲裁活動并裁決其承擔責任,有不同認識。一種觀點認為,仲裁庭有權追加第三人參加仲裁活動。其法律依據是民事訴訟法第五十六條,即“:對當事人雙方爭議的訴訟標的,第三人認為有獨立請求權的,有權提起訴訟。對當事人雙方的訴訟標的,第三人雖然沒有獨立請求權,但案件的處理結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關系,可以申請參加訴訟,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參加訴訟,人民法院判決承擔民事責任的第三人,有當事人的訴訟權利和義務。”持這一觀點的同志認為,民事訴訟法的這一規定,把第三人列入當事人的范疇,并把第三人分為有獨立請求權和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雖然仲裁與訴訟有著根本的不同,訴訟是以國家強制力作保證,其審判權是國家賦予的。而仲裁是基于當事人雙方的合意,即當事人雙方對仲裁權力的授予而發生的。但是在仲裁協議的效力、仲裁員的仲裁行為、仲裁裁決的承認和執行等方面,其權力來自于國家法律,以仲裁方式處理合同和財產權益糾紛是國家認可的一種法律制度,因此仲裁是一種準司法行為,可依案件情況追加第三人參加訴訟。另一種觀點認為,仲裁庭沒有權利追加第三人參加仲裁活動。其理由是:仲裁與訴訟不同,人民法院的審判活動是以國家強制力作保證,只要一方當事人起訴,人民法院就可以通知另一方當事人參加訴訟。而仲裁是基于當事人雙方合意而發生,沒有仲裁協議,就沒有仲裁活動。盡管目前有的仲裁委員會在自己制訂的仲裁規則中規定,其根據一方當事人的申請,可以追加第三人。但是現行法律沒有賦予仲裁庭追加第三人的權利。因此,仲裁庭追加第三人于法無據。筆者認為,仲裁和民事訴訟都是解決民事爭議的重要方式,都屬于解決民事糾紛的法律制度。不加區別地禁止仲裁庭追加第三人,勢必會影響仲裁法律關系的整體性和仲裁制度的發展。同樣,如果不加限制地允許仲裁庭追加第三人參加訴訟,又會引起仲裁程序的混亂,損害第三人的合法權益。
法院在審理第三人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案件有哪些情況情況?
第一,對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仲裁庭應依其申請允許其參加仲裁活動。這種第三人參加仲裁活動的理由是:他對當事人雙方爭議的標的享有實體權利,因而提出自己的仲裁請求。他既不同意申請人的主張,也不同意被申請人的主張,認為兩者的主張都侵犯了他的權益,因而向仲裁庭提出一個新的仲裁請求。例如,甲所有的房屋租給乙用,乙未經甲同意將房出賣給丙,后由于丙未付給乙房款,乙根據與丙的仲裁協議申請仲裁庭進行仲裁。甲得知后,到仲裁庭申請參加仲裁活動,要求宣告房屋買賣關系無效。如果仲裁庭因甲與乙無仲裁協議而不允許甲參加仲裁活動,這不僅使甲的權益得不到保護,而且還會影響仲裁庭正確審理乙與丙的糾紛。因此,筆者認為,甲作為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因其對爭議標的有獨立的請求權,而且又是針對仲裁中的申請人和被申請人提出新的獨立的仲裁請求,因此他在仲裁程序中居于申請人的法律地位,無論其與仲裁當事人是否訂立仲裁協議,都不影響其以仲裁當事人的資格參加到仲裁程序中來。只要其書面申請參加已開始的仲裁活動,說明其自愿接受仲裁管轄,仲裁庭就應當準許。因為采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是當事人選擇的結果,甲同意參加仲裁活動,就意味著他放棄了以其他方式解決糾紛的權利,是他對自己權利的處分,與仲裁法規定的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是一致的。另外,此時甲參加仲裁活動,使其有機會向仲裁庭表明自己的觀點,提出自己的主張,有利于仲裁庭查清全部事實真相,作出公正裁決,有利于維護仲裁裁決的權威性和嚴肅性。第二,對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仲裁庭能否追加其參加訴訟活動,要分兩種情況來處理。凡屬于仲裁當事人一方與第三人有仲裁協議,又符合第三人條件的,仲裁庭均可追加其參加仲裁活動;仲裁當事人與第三人沒有訂立仲裁協議,雖然符合第三人條件,也不應追加其參加仲裁活動。例如A公司生產罐頭售給B公司,B公司將此批貨直接從A公司銷售給C公司,B公司與C公司并且約定了仲裁條款。C公司在經銷這批罐頭時,被當地衛生檢疫部門確認罐頭質量不合格。因此與B公司產生糾紛,C公司向仲裁庭申請仲裁。如果B公司與A公司也約定了仲裁條款,仲裁庭可根據案情追加A公司為第三人參加仲裁活動。如果A公司與B公司沒有仲裁協議,經仲裁庭通知A公司,A公司書面表示拒絕接受仲裁時,仲裁庭不應追加A公司為第三人。B公司與A公司之間的糾紛可通過訴訟程序解決。這是因為,第三人參加到仲裁程序中,對保障仲裁裁決正確性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根據我國仲裁法及國際仲裁通行的做法,第三人要參加到仲裁程序當中,須具備一個根本條件,就是與仲裁當事人訂有仲裁協議。協議仲裁是仲裁的基本制度,仲裁機構受理仲裁案件是基于當事人雙方的授權,只有當事人雙方簽訂屬其真實意思表示的書面仲裁協議,才能排除法院對案件的管轄權,實現其仲裁的意愿。仲裁法第四條規定“:當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決糾紛的,應當雙方自愿,達成仲裁協議。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的,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這是該法的基本原則,也是法院受理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案的重要法律依據。人民法院在審理第三人申請撤銷仲裁裁決案時也應遵循這一原則,分清情況,區別對待。
通過以上的了解,我們知道了在一般商事案件仲裁中是可以委托公民進行裁決的。但是不管是哪種情況的商事仲裁,如果要委托公民進行裁決,都必須經過雙方自愿,并達成仲裁協議的才可進行。如果您有其它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非法批準征用土地罪構成要件及處罰
2020-12-11單獨保證與共同保證的責任承擔有什么不同
2021-03-08財務糾紛擔保連帶責任
2021-03-01花錢保外就醫容易嗎
2021-03-19遺囑人如何自己寫遺囑,遺囑人如何找人代寫遺囑
2020-11-12生活不困難也能索要贍養費嗎
2020-11-28先予執行的申請流程是什么
2020-11-22擔保合同中止履行的情形
2021-01-26非法分包工程給個人如何處罰
2021-03-08違法建筑買賣合同可否應予受理
2021-03-03購房要做好的細節有哪些
2020-11-22何時能變更勞動合同
2021-01-04關于沈陽的賠償金和經濟補償金
2021-01-10人事代理
2020-12-27如何計算辭退補償金
2021-01-31投保人在投保時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利益
2020-12-12購買人壽保險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1-03-04什么是免責條款,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條款主要包括什么
2020-11-28保險:意外傷害保險賠償標準包括哪些內容2020最新
2021-02-06事故索賠需準備哪些證件?
2021-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