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破產后能否申請仲裁
企業申請破產后,如果有一些關于企業破產造成的糾紛沒有解決的,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請仲裁。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第二十條 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后,已經開始而尚未終結的有關債務人的民事訴訟或者仲裁應當中止;在管理人接管債務人的財產后,該訴訟或者仲裁繼續進行。
第二十五條 管理人履行下列職責:
(一)接管債務人的財產、印章和賬簿、文書等資料;
(二)調查債務人財產狀況,制作財產狀況報告;
(三)決定債務人的內部管理事務;
(四)決定債務人的日常開支和其他必要開支;
(五)在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召開之前,決定繼續或者停止債務人的營業;
(六)管理和處分債務人的財產;
(七)代表債務人參加訴訟、仲裁或者其他法律程序;
(八)提議召開債權人會議;
(九)人民法院認為管理人應當履行的其他職責。
本法對管理人的職責另有規定的,適用其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四十七條 附條件、附期限的債權和訴訟、仲裁未決的債權,債權人可以申報。
仲裁應當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第一、當事人自愿原則,也叫尊重當事人意愿原則,或稱“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這是仲裁法最基本的原則。當事人雙方可以自愿協商決定是否將糾紛提交仲裁;當事人各方可以協商決定選擇哪家仲裁機構仲裁糾紛;當事人對審理案件的仲裁員有權自主選定;當事人雙方可以自愿協議選擇仲裁程序、審理方式、結案方式、裁決書寫法等。
第二、獨立公正仲裁原則。仲裁依法獨立進行(仲裁法第八條);仲裁機構獨立于行政機關,與行政機關沒有隸屬關系(仲裁法第十四條);仲裁庭對案件的裁決是獨立作出的,不受“權、情、錢”的干擾(仲裁法第五十三條);仲裁的生效裁決,除仲裁法五十八條規定的情形之外,任何機關和任何個人都不得改變。
第三、根據事實、符合法律規定、公平合理解決糾紛的原則。仲裁要客觀地查明案件事實,查明糾紛原因,查明是非責任,根據有關法律規定確認當事人各方的權利與義務。對法律無明確規定的問題,可以參照適用在經濟貿易活動中被人們普遍接受的作法,即經濟貿易慣例、行業慣例來判別責任,確保仲裁公平、合理。
第四、一裁終局原則。一裁終局既是仲裁獨有的基本制度,又是仲裁獨有的基本原則,也是仲裁高效率低成本的基本保障。
第五、仲裁國際化原則。仲裁的立法、規則,裁決的承認、執行,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日益國際化、統一化。我國的涉外仲裁早巳與國際通行的做法接軌;國內仲裁也隨著仲裁法的頒布、施行基本上與國際接軌,并將隨著仲裁法的修改、完善進一步國際化。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企業破產后能不能申請仲裁”這個問題進行的解答,企業申請破產后,如果有一些關于企業破產造成的糾紛沒有解決的,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請仲裁。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婚姻中索要彩禮能否構成經濟犯罪
2021-02-03股權轉讓怎么合法轉讓
2021-03-03知識產權的高度相似如何界定
2021-01-17車禍骨折有必要做傷殘鑒定嗎
2021-03-14未成年人網絡平臺打賞是否有效
2021-01-27監外執行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1-01-29探望權可以拒絕嗎
2021-02-23哪些繼承人喪失繼承權?
2021-02-28寡婦享有婚姻自由權利嗎,寡婦能再結婚被阻怎么辦
2020-12-12交通事故全責賠償和標準
2021-03-15央行新規,發微信紅包須證明"你是你"
2020-11-18孩子商場受傷賠償有哪些相關內容
2020-12-07試用期最長可以約定多久呢
2021-03-20餐飲業給員工簽合同包含哪些保險費用
2020-12-28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交通事故之后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3-17追討賭資被殺身亡,保險公司應否理賠?
2021-01-22保險指定受益人可以是非直系親屬嗎
2020-12-10保險合同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2021-02-07新保險法中是如何規定人身保險合同的成立與生效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