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合法訂立婚前財產協議
我國《婚姻法》第19條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17條、第18條的規定。”
第17條規定,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資、資金;
(二)生產、經營的收益;
(三)知識產權的收益;
(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18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五)其他應當歸共同所有的財產。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第18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婚前的財產;
(二)一方因身體受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三)或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四)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
可見,我國《婚姻法》原則上規定夫妻各方婚前的財產歸各自所有,但同時又允許夫妻雙方書面約定婚前個人財產歸夫妻雙方共有。婚前財產協議的概念并未出現在具體的法律條文之中,關于婚前財產協議概念的理解在司法實踐中存有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婚前財產協議,是指男女雙方在登記之前就雙方各自婚前、婚后所得的財產的歸屬所作的約定。約定的內容可以是婚前財產及婚后各自所得歸各自所有,可以約定為共同所有。另一種觀點認為:婚前財產協議是指男女雙方對各自婚前所有財產做出的不作為婚后共有財產的約定。對婚前財產所有權的歸屬作出約定在婚前、婚后均可辦理,不受登記與否的限制。
訂立婚前財產協議必須遵循自愿、對象是夫妻財產、內容合法的要求。首先,雙方必須出于自愿訂立財產協議,不能隱瞞、欺詐、脅迫,也不能乘人之危。基于不真實的意思表示所訂立的協議是無效的;其次,協議的對象必須是夫妻財產(括婚前財產和婚后財產),不屬于夫妻所有的財產不能成為協議的客體;再次,協議的內容必須合法,既不能規避法律,也不能違反公序良俗。為了使財產協議有效且不遺漏關鍵條款,建議最好請律師或其他專業人士來起草或者審核財產協議,以避免因起草時不慎而給將來造成巨大損失,達不到簽訂婚前財產協議的目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終解釋權是否是合同要約
2021-01-05海岸工程建設項目時需要做些什么
2021-01-1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公證活動相關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解讀之三
2020-12-17本人需要繳納失業保險滿幾年
2021-01-15法律顧問費入賬要分攤嗎
2020-12-20公司變更經營范圍流程怎么走
2021-01-19假冒注冊商標罪的立案標準
2020-11-11現金支票有效期
2020-11-26婚前隱瞞債務是騙婚嗎
2021-02-12對保險欺詐規定的三種仲裁方式是
2021-03-03交通事故起訴的材料有哪些
2021-01-14法律上對繼承權的順序是如何規定的
2021-03-15房產贈與過戶程序是什么
2020-11-11和房產中介打交道要注意什么
2021-02-26解除勞動合同后多久能取公積金
2020-12-01壽險投保指南
2021-03-10意外險購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保險公司開學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1-03-05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10無證駕駛免賠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聲明
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