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法律率規定,以下財產屬于婚前個人財產:
(1)夫妻婚前各自所有的財產,包括婚前個人的勞動所得,繼承或受贈的財產,以及其他合法收入等。還包括,婚前各自為結婚所購置的財產;
(2)復員、轉業軍人從部隊帶回來的醫療費和回鄉生產補助費,以及婚后夫妻共同生活時間較短的軍人的復員費和轉業費;
(3)離婚時,夫妻各自使用的衣物、生活用品和職業上的用物。當然,貴重物品除外;
(4)離婚時與個人身份不可分離的婚后所得財產,和未獲得經濟利益的知識產權;
(5)夫妻間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都具有約束力。包括合法的書面約定和雙方均承認的符合事實的口頭約定為個人財產。
在理解婚前財產時應注意如下方面:
1.判斷是否屬于婚前財產的關鍵在于財產權的取得時間系在結婚之前。
如果財產權的取得系在婚前,但婚后才實際占有該項財產,其性質屬于婚前個人財產。比如婚前夫妻一方接受繼承,遺產在婚后才分割,該遺產雖然是婚后所實際得到,但其所有權在婚前就已經取得,所以應認定為一方婚前財產。
2.夫妻一方的婚前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
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曾在1993年的司法解釋中規定:“一方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婚后由雙方共同使用、經營、管理的,房屋和其他價值較大的生產資料經過8年,貴重的生活資料經過4年,可視為夫妻共同財產。”這一司法解釋規定婚前財產只要經夫妻共同使用、經營、管理并經過一定期限就可以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既不符合婚后所得共同制的原理,也不符合所有權取得的理論,而且有超越司法解釋權限之嫌。
修正后的婚姻法沒有采納這一司法實踐中的做法,第18條第1項明確規定一方的婚前財產為個人財產。為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9條指出:“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為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由于前一司法解釋與新的司法解釋相抵觸,因而應以新的司法解釋為準。
3.婚前個人財產在婚后共同生活中自然毀損、消耗、滅失,離婚時一方要求以夫妻共同財產抵償的,不予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人民法院刑事判決書常用引用法律條款
2021-01-05長時間不能履行合同怎么辦
2021-01-21農村的房子國家怎么征收
2021-03-15如何寫反擔保保證合同
2021-02-25貨車是否年檢影響交通責任嗎
2021-03-05一審解除財產保全二審可以再申請嗎
2021-01-12仲裁條款向第三人擴張與合同相對性的沖突是什么
2021-01-22股票遺產繼承有期限嗎
2020-12-19臨時卸車是雇傭關系嗎
2021-03-04臨時使用林地的期限是多久
2021-03-08二手房過戶后抵押擔保需要多久
2021-01-28是否對所有公司都負競業限制義務
2020-12-07公司股東的工資是勞動爭議嗎
2021-01-20車險理陪應標準不同,被保險人是否按比例獲賠
2021-02-14保險人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1保險合同解釋原則有哪些
2021-02-18人身保險糾紛的解決途徑有哪些
2020-12-25保險單能否辦理抵押貸款
2020-11-20交通事故對方要求的誤工費是由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1-02-22人壽保險如何變更受益人
202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