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婚前財產的法律規定
在我國早期的婚姻法等相應法規中,對婚前財產未作規定,默認結婚后所有財產為雙方共有財產。但經修改的婚姻法中規定婚前財產屬夫妻之一方所有,相關規定如下:
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一)一方的婚前財產;
第十九條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當采用書面形式。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適用本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的規定。(此處十七、十八條即夫妻關系存續期間財產多數情況屬共有,婚前財產及其它一些符合條件的屬一方所有)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約定歸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對外所負的債務,第三人知道該約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財產清償。
在理解婚前財產時應注意如下方面:
1、判斷是否屬于婚前財產的關鍵在于財產權的取得時間系在結婚之前。如果財產權的取得系在婚前,但婚后才實際占有該項財產,其性質屬于婚前個人財產。比如婚前夫妻一方接受繼承,遺產在婚后才分割,該遺產雖然是婚后所實際得到,但其所有權在婚前就已經取得,所以應認定為一方婚前財產。
2、夫妻一方的婚前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曾在1993年的司法解釋中規定:“一方婚前個人所有的財產,婚后由雙方共同使用、經營、管理的,房屋和其他價值較大的生產資料經過8年,貴重的生活資料經過4年,可視為夫妻共同財產。”這一司法解釋規定婚前財產只要經夫妻共同使用、經營、管理并經過一定期限就可以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既不符合婚后所得共同制的原理,也不符合所有權取得的理論,而且有超越司法解釋權限之嫌。修正后的婚姻法沒有采納這一司法實踐中的做法,第18條第1項明確規定一方的婚前財產為個人財產。為此,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19條指出:“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為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由于前一司法解釋與新的司法解釋相抵觸,因而應以新的司法解釋為準。
3、婚前個人財產在婚后共同生活中自然毀損、消耗、滅失,離婚時一方要求以夫妻共同財產抵償的,不予支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的行政處罰是怎樣的
2021-03-19本溪交通傷殘六級賠償金是多少
2020-11-14交通事故私了不成只有人證能起訴嗎
2021-03-26行政處分期限是多長時間
2021-01-21破產和解程序中取消讓步和取消和解有什么區別
2021-02-10贈與合同成立要件是什么
2021-02-11外地人在什地方可以補辦結婚證
2020-12-16在執行協議上確實還不上債怎么辦
2020-12-09交通違章不處理會上征信嗎
2020-12-17新手購房一般會忽略哪些細節問題
2021-02-20勞動規章制度怎么舉證
2020-11-15最新的終止勞動合同協議書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15上班玩手機被開除算違反勞動法嗎
2021-03-13合同法定解除,還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嗎
2021-03-10人壽保險理賠程序有哪些
2020-12-01壽險投保前應該做哪些準備
2021-01-17加快發展出口產品責任險的對策
2021-01-02交強險合同生效前出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付嗎
2020-12-21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21保險公司怎么評估房屋補償標準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