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方的婚前財產是指一方婚前已經取得的財產,包括動產和不動產。一方婚前財產可分為以下4類:
1、個人所有的財產,如工資、獎金,從事生產、經營取得的收益,知識產權的收益,因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資本收益以及其他合法收入。
2、一方婚前已經取得的財產權利,如一方婚前取得的債權等。
3、婚前財產的孳息,包括個人財產婚前孳息。
4、一方婚前以貨幣、股權等形式存在,而婚后表現為另一形態的財產。
婚前財產的界定時間為雙方結婚登記之日,結婚登記前雙方分別所有的財產歸一方所有,結婚登記日后一方單獨獲得或雙方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法律另有規定或當事人特別約定外,作為婚后夫妻共同財產。這樣規定的目的在于簡化財產關系,便于離婚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第二:我國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1、一方的婚前財產
2、一方因身體受到傷害獲得的醫療費、殘疾人生活補助費等費用
3、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4、一方專用的生活用品
5、其他應當歸一方的財產。第十九條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十九條規定:“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為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可見,我國婚姻法規定夫妻財產遵循的是有約定從約定,無約定從法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二條規定:“當事人結婚前,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自己子女的個人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雙方的除外。當事人結婚后,父母為雙方購置房屋出資的,該出資應當認定為對夫妻雙方的贈與,但父母明確表示贈與一方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十條規定:“夫妻一方婚前簽訂不動產買賣合同,以個人財產支付首付款并在銀行貸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財產還貸,不動產登記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離婚時該不動產由雙方協議處理。依前款規定不能達成協議的,人民法院可以判決該不動產歸產權登記一方,尚未歸還的貸款為產權登記一方的個人債務。雙方婚后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離婚時應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原則,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處理技巧
2021-02-26掛水過敏醫院要負責嗎
2021-01-18城中村拆遷的基本流程怎么走
2021-02-19開餐廳需要辦理哪些證件
2021-02-08日租房怎么做才合法
2021-01-18專利權人是單位還是發明人有什么界定
2020-11-30上海醉駕追究幾年刑事責任
2021-01-11給私人干活受傷誰承擔
2020-12-04人民法院確定財產處置參考價若干問題的規定!
2021-01-20外嫁女兒能繼承遺產嗎
2021-02-15交通事故鑒定收費標準
2020-12-16緊急拘留是什么意思
2021-01-04幼童在火車站內玩耍被列車軋傷致殘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1-02-22如何避免購房定金糾紛
2021-02-13競業禁止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2如果公司倒閉怎么賠償
2020-11-23勞動糾紛處理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04發生事故司機受傷商業險是否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1-02-13人身保險合同保險利益有怎樣的特征
2021-01-07重復保險的賠償方式是什么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