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仲裁員需要回避的情形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仲裁員需要回避的情形包括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代理人的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
第三十四條?仲裁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回避,當事人也有權提出回避申請:
(一)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代理人的近親屬;
(二)與本案有利害關系;
(三)與本案當事人、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仲裁的;
(四)私自會見當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當事人、代理人的請客送禮的。
第三十五條?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應當說明理由,在首次開庭前提出。回避事由在首次開庭后知道的,可以在最后一次開庭終結前提出。
二、仲裁程序中當事人如何選擇仲裁員
選擇仲裁員應把握三條原則:
1、選擇熟悉相關專業知識的仲裁員。
仲裁員均是仲裁委員會從資深的經濟、法律專業人士中聘任的,因此,仲裁員具備良好的道德素質;但由于仲裁員的職業不同,其熟悉的專業知識也不同。選擇熟悉專業知識的仲裁員組成的仲裁庭仲裁相關專業的案件,更能迅速準確地抓住爭議的焦點,分清是非責任,提出解決爭議的最佳方案,從而提高仲裁效率和質量。如果,當事人選擇專業知識不熟悉的仲裁員,比如選擇建筑方面的仲裁員來審理金融案件,即使這位仲裁員很想把這個案件審理好,但由于缺乏專業知識也往往難以勝任。一旦當事人做出選擇某個仲裁員的書面意思表示后,若沒有仲裁員應當回避的充分理由,這種選擇是不能更改的,因此,雙方當事人在選擇仲裁員時應十分慎重。
2、避免選擇符合法定回避條件的仲裁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三十四條規定,仲裁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須回避:①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代理人的近親屬;②與本案有利害關系;③與本案當事人、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仲裁的;④私自會見當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當事人、代理人的請客送禮的。由于對方當事人享有對符合法律規定回避事由的仲裁員申請回避的權利,若由于對方當事人申請回避而使整個仲裁程序中止,則將延長仲裁的時間,對雙方均有害無益。
3、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選擇仲裁員。
各仲裁機構均制訂有各自的仲裁規則,仲裁規則對選定仲裁員的時間均有限制。仲裁機構在受理案件后,會向雙方當事人分別發出仲裁規則和仲裁員名冊,雙方當事人必須在仲裁規則規定的期限內選定仲裁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第三十二條的規定,當事人未在仲裁規則規定的有效期內選定仲裁員,仲裁機構將視為當事人自動放棄該項權利,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仲裁員組成仲裁庭。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仲裁員需要回避的情形包括是本案當事人或者當事人、代理人的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等。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檢人民檢察院辦理延長偵查羈押期限案件的規定的適用內容是什么
2020-12-14行政許可的監督與責任
2021-03-05土地承包沒有交錢合同糾紛有效嗎
2020-12-03員工不交社保,單位可以同意嗎
2020-12-16支票保付與承兌之區別
2021-01-14空白背書匯票能出借嗎
2021-02-18公司破產補償是怎樣的呢
2020-11-14刑事賠償如何受理
2021-02-03父母包辦婚姻會長久嗎,有哪些危害
2021-01-11贍養人應當如何贍養老人
2021-03-12交通事故傷殘鑒定過程
2021-01-13交通事故死亡賠償范圍
2021-01-28無責撞死人要坐牢嗎
2021-02-01房屋改造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23經濟賠償金有上限嗎
2020-11-22離婚協議日期寫錯還能生效嗎
2020-11-20什么是合同債務轉移,合同債務轉移需要哪些條件
2021-03-13租房的陷阱有哪些,怎樣選擇理想的房屋中介
2021-01-11哪些情況下勞動合同不能終止
2020-11-18合同還沒到期辭職了合同會解除嗎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