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生活中,很多沒有達到法定年齡的年輕人未婚生育子女。這種情況下生育子女,需要繳納社會撫養費。由于非婚生育違反了計劃生育政策,因此需要繳納一定的罰款。那么非婚生子女罰款多少?我國法律對此是如何規定的呢?
要根據當地的人均收入來看,還要看是農村戶口還是城鎮戶口才能定。
非婚生育按照各地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屬于違法行為。不符合《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十八條規定生育子女的流動人口的社會撫養費的征收,按照下列規定辦理:
當事人的生育行為發生在其現居住地的,由現居住地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按照現居地的征收標準作出征收決定;
當事人的生育行為發生在其戶籍所在地的,由戶籍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按照戶籍所在地的征收標準作出征收決定;
當事人的生育行為發生時,其現居住地或者戶籍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均未發現的,此后由首先發現其生育行為的縣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按照當地的征收標準作出征收決定。
當事人在一地已經被征收社會撫養費的,在另一地不因同一事實再次被征收社會撫養費。
對違反規定生育第二個子女的夫妻或者非婚生育子女的公民(以下統稱當事人),按照市統計部門公布的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的3至10倍征收;
對違反規定生育第三個子女及三個以上子女的當事人,按照本條第(一)項規定的征收標準加倍征收;
對非婚生育第一個子女的當事人,按照市統計部門公布的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的1倍征收;
對符合規定生育第二個子女的當事人,女方生育時不滿28周歲或者距生育第一個子女的間隔不滿4年的,按照市統計部門公布的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的五分之一征收。
對違反規定生育子女的當事人,其前一年實際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年人均純收入或者前三年實際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人均純收入的平均值(以下簡稱實際收入)高于市統計部門公布的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的,以其實際收入為基數,按照本條前三項規定的征收標準征收。
不同的地區收費標準略有不同。一般根據當地的收入情況來確定罰款標準。作為公民,如果未婚生育子女,違反了計劃生育計劃發,需要承擔法律責任,依法繳納罰款。如果在執法過程中,拒絕繳納,還需要支付滯納金。
2020年非婚生子女撫養費起訴狀范文
2020年非婚生子女如何上戶口
2020年非婚生子女撫養費標準是好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偽造協議合同屬于合同詐騙嗎
2021-01-04法律顧問和外聘律師的區別
2021-03-01交通事故雙方負同等責任如何處理
2020-11-22公章能代替合同章嗎
2020-11-19同居被家暴怎么辦
2021-02-07電梯房地下停車位收費合理嗎
2021-02-01保密義務不是競業限制單位,需不需額外付費
2020-12-05企業有過錯工傷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1-02-20試工期階段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3-07雙方當事人在發院達成調解協議 一方不履行咋辦
2020-11-29什么是定期壽險,哪些人適合購買定期壽險呢
2021-01-14壽險理賠有哪些流程
2021-03-17陸上運輸貨物保險的分類有哪些
2020-12-17人身保險的特點是什么
2020-11-12鞍山3級地震,地震是否屬于財產險理賠范疇
2020-12-26交通事故受害方如何獲得保險賠償
2021-01-09律師操作保險業務過程中法律適用的疑難問題
2020-12-05關于加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管理的通知
2021-03-05變更受益人未書面通知保險人不影響其效力嗎
2021-01-21土地承包法實施細則內容是什么
202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