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婚過程中最重要的兩件事情就是財產的分割和孩子撫養權的歸屬問題,當孩子撫養權判有一方以后其中還牽涉到孩子的探望權問題,那么在我國關于離婚案件中探望權的處理是怎樣的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離婚案件中孩子探望權的處理:
一、協議優先原則。
對當事人通過協商探望權的方式和時間達成一致的,由人民法院對其協議的內容予以審查認定,并作出判決。如雙方當事人協議不成,由人民法院判決。在探望時間的確定方面,探望的時間太多或太少均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應當以每月探望兩次,每次為一天為原則,而且應當確定在周休日或節假日比較妥當,并允許當事人協商調節;在探望方式的確定方面,應當由探望權人到對方家接送比較妥當。
二、協議探望是提起探望權訴訟的前置程序。
對于新婚姻法實施之前的探望權的實施,雙方既可以通過協議解決,也可以通過訴訟解決。但當事人首先必須先行協議探望權的方式和時間,沒有事先協議的,法院不予以受理,只有雙方協議不成的,才可以通過訴訟程序解決。
三、行使探望權的保證。
一方行使探望權時,另一方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當事人在行使探望權遭到拒絕時,有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的權利,法院對協助一方未盡協助義務,無正當理由拒不執行法院已生效的判決,可對其采取強制執行,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二條之規定,可以對其罰款、拘留。以確保當事人探望權的真正實現。
四、中止行使探望權的行使。
實踐中可能存在有兩種情況:
1、父或母頻繁探視子女,違反探視的規定會見子女,甚至干擾子女的正常生活。
2、父或母有酗酒、吸毒等違法行為,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
《婚姻法》第三十八條第三款規定:“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權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應當恢復探望的權利。”這條規定,是對探望權人權利行使的限制,不得違反判決的規定的行為,也是對子女身心健康的保證。待原探望權人改正其行為,中止事由消失后,人民法院確定其行為不會再不利于子女身體健康的,可以恢復其探視子女的權利。
關于離婚案件中探望權的處理小編就為大家整理到這里,希望小編的編輯能夠對您的生活有所幫助,感謝您閱讀由律霸的小編為您帶來的相關文章,若您還有其他的法律疑問,歡迎找尋我們律霸網站的在線律師進行具體的詢問。
離婚后如何行使探望權
探望權哪些人可以行使,能夠隔代行使嗎?
探望權能不能轉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鐵路征地拆遷管理暫行辦法
2020-12-03泄露個人隱私怎么處理
2021-03-13村委會賄選如何處罰
2020-12-10立約定金與主合同定金不同違法
2020-12-04不良資產包可以抵押嗎
2021-01-21交通事故自認全責有什么后果
2021-01-09尋釁滋事罪行政處罰會拘留多長時間
2021-02-28一方不讓探望子女怎么辦
2020-12-23家庭暴力的法律對策
2021-01-24與港澳臺同胞結婚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01子女的阻撓老人的婚姻是否違法
2021-02-25交通事故車損鑒定程序
2021-02-12集資房交易后房屋性質是什么
2020-12-28銀行批貸后不放款怎么辦
2021-03-22非法侵入住宅罪認定的標準是什么
2021-01-23雇傭關系工傷賠償
2021-01-15強制調崗降薪如何賠償
2021-03-20職工在廠里吃早餐時猝死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2-22發生勞動爭議時當事人可以到哪些組織申請調解
2020-12-04人身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