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由于家庭糾紛日益增多,在諸多民事案件中,愈來愈多的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無法自行維權時,這時就需要一個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監護人為其維權。本文主要就監護人如何認定做簡要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監護是指依照法律規定,對特定自然人的人身權益和財產權益進行監督和保護的法律制度。監護主要是保護民事行為能力欠缺者即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等合法權益。監護是一種職責和義務,我國法律中采取廣義上的監護含義。監護人往往是被監護人的法定代理人。被監護人完全無行為能力的,由監護人代其進行民事活動。被監護人行為能力受限制的,進行民事活動亦應由其監護人代理,或者征得監護人的同意。在民事案件中,監護人是被監護人的訴訟代理人。那么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呢?
依照民法通則第16條第2款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
依照民法通則第17條第1款的規定,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
(一)配偶;(二)父母;(三)成年子女,(四)其他近親屬。此款所指其他近親屬,指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法定監護人的設立順序,既可保護在先順序人的身份利益,又可防止其規避監護義務。同時允許監護人依其協議決定何人實施監護,這就是順序的制度價值所在。在理解法定監護人的順序規定時應注意以下兩點:
1. 在先順序人優先于在后順序人擔任監護人。但是,此順序可依監護人的協議加以變更。
2. 在先順序人為二人以上時,既可全體同作監護人,也可依其協議只由部分人做監護人。
綜上所述,我們知道了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以及監護人如何認定。另外,根據相關規定,如果監護人沒有履行其監護職責,換句話說當法定監護人資格無法確定時,為了保障被監護人的權利,這時就需要相關部門為其指定監護人。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城市房屋在轉租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2021-03-20村里簽的協議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17行政處罰聽證時間是否扣除
2021-02-26拘傳的適用條件有哪些
2020-12-11土地租賃合同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26怎么申請脫離親子關系,有哪些法律途徑
2021-01-05假離婚被真離婚怎么辦
2020-12-17江蘇省高院管轄知識產權民事案件有什么范圍
2021-03-13交通事故鑒定時間有限制嗎
2020-11-27500米以上建筑允許修建嗎
2021-02-28民事訴訟法對于公益訴訟是如何規定的
2021-02-13如何變更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2020-12-26企業停產職工離職的經濟補償
2021-02-16勞務分包無資質的協議是否有效
2020-11-18不滿半年被裁員要怎么補償
2020-12-14員工調崗通知書
2020-12-15航空意外險是否需要購買
2020-12-03內地居民赴港購買保險有哪些風險
2021-01-24保險合同變更的要件有哪些
2021-01-03沒譜的保險:合同是廢紙一張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