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的親生父母并不是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唯一的監護人,可能更有人會覺得母親在何時何地都是孩子指定的、不能分開的監護人,如果是這樣想的話就更加說明不了解監護人的相關法律規定了。例如很多人都會覺得四歲的孩子肯定是離不開自己的母親的,下面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小孩四歲了監護人不是母親的依據是什么?
一、小孩四歲了監護人不是母親的依據是什么?
民法通則
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 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 兄、姐;
(三)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民法總則監護人的職責包括哪些?
《民法總則》
第三十四條 監護人的職責是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職責產生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監護人除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在作出與被監護人利益有關的決定時,應當根據被監護人的年齡和智力狀況,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
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保障并協助被監護人實施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監護人有能力獨立處理的事務,監護人不得干涉。
孩子的母親去世,孩子的父母親離婚,或者母親正在服刑等這些特殊情況,四歲孩子的監護人如果不是母親那大多數情況下就是孩子的父親。而且在母親沒有辦法成為四歲小孩監護人的情形之下,父親也本來就是應該監護、撫養小孩長大的。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有錢”是否代表一定能獲得子女的“監護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相關等級醫療事故可以主張的賠償項目
2021-01-30工商局侵權認定錯誤如何賠償
2021-01-07股東代表訴訟的條件
2021-03-03最新發明專利申請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7開發商在建工程抵押可以預售嗎
2021-03-13交通事故賠償標準依據是什么
2021-01-02房主房產證不滿兩年如何過戶
2020-12-12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9一個人可以開房產中介嗎
2021-03-19勞動調解組織有哪些,勞動調解協議有強制力嗎
2020-12-08什么是勞務派遣?
2021-02-19“互碰自賠”處理機制的實行
2020-11-19人身保險具體有哪些類型
2021-03-22近因原則在保險糾紛中如何適用
2021-01-07人身侵權與保險理賠是否兼得
2020-11-12可以取消外資保險公司高管終身在中國任職資格的情形
2020-12-12失業保險基金是存在哪里的
2021-02-06什么是絕對免賠額
2020-12-20發生交通事故如何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2-16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呢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