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就會伴隨很多利益的分割問題,比如雙方共同財產的分配,房子車子這些屬于誰,如果雙方在婚前沒有進行協議,雙方協商又沒辦法解決的情況下,一般都是由法院主持公道,并且離婚還涉及到孩子撫養權的問題。那么協議離婚如何變更孩子的撫養權?
一、協議離婚如何變更孩子的撫養權
夫妻離婚后的任何時間內,一方或雙方的情況或撫養能力發生較大變化,均可提出變更子女撫養權的要求。變更子女撫養權一般先由雙方協商確定,如協議不成,可通過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判決變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1)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因患嚴重疾病或因傷殘無力繼續撫養子女的;
(2)與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不盡撫養義務或有虐待子女行為,或其與子女共同生活對子女身心健康確有不利影響的;
(3)十周歲以上未成年子女,愿隨另一方生活,該方又有撫養能力的;
(4)有其他正當理由需要變更的。 離婚后,孩子由誰撫育,應從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角度考慮,在這個前提下,無妻離婚時可以協商確定,協商不成,可由人民法院判決。
二、撫養費標準
我國《婚姻法》第30條規定:“一方撫養的子女,另一方應負擔必要的生活費和教育費的一部或全部,負擔費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長短,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雙方達不成協議或協議無效需由人民法院判決時,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應注意以下幾點:
(1)撫養費負擔數額。不直接撫養一方的給付標準,有固定收入的應為月總收入的20%--30%;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養費的一般不超過月總收入的50%。無固定收入的,撫養費數額可按照當年總收入或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當然,如果有特殊情況,給付的比例可以適當調整。如果一方無經濟收入或者下落不明,則可用其財物折抵子女撫養費。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7條規定:子女撫養費的數額,可根據子女的實際需要、父母雙方的負擔能力和當地的實際生活水平確定。
有固定收入的,撫養費一般可按其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給付。負擔兩個以上子女撫養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但一般不得超過月總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無固定收入的,撫養費的數額可依據當年總收入或同行業平均收入,參照上述比例確定。
有特殊情況的,可適當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2)撫養費給付期限。撫養費的給付期限,一般至子女18周歲為止。但有兩種情況例外。
第一,16周年以上不滿18周歲,以其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并能維持當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給付撫養費。
第二,尚未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父母又有給付能力的,仍應負擔必要的撫養費:
1、喪失勞動能力或雖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但其收入不足以維持生活的。
2、尚在校就讀的。
3、確無獨立生活能力條件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第8條規定:撫養費應定期給付,有條件的可一次性給付。
第9條規定:對一方無經濟收入或者下落不明的,可用其財物折抵子女撫養費。
根據以上規定, 撫養費的支付方式一般是按月支付,按月打入孩子撫養費的專用賬戶或在探視孩子時支付,實踐中,很多當事人都要求對方一次性支付撫養費,因為這樣一來省去要錢的麻煩,二來可以折抵給付對方房款。但是,是否采用一次性的支付方式,法院要看對方的實際支付能力,以及對方當事人的態度。不直接撫養子女的一方不同意一次性支付的,法院不會判令其一次性支付。
撫養費不單指生活費,《婚姻法》解釋(一)第21條明確規定:“撫養費”包括三項,即生活費、教育費和醫療費。所以,在離婚時,除生活費外,要充分考慮教育費和醫療費,在撫養費的標準(20~30%比例)范圍內爭取較高的比例。
(3)撫養費給付方法。撫養費應定期給付。有條件的可一次性給付。
協議離婚如何變更孩子的撫養權,變更孩子的撫養權,首先還是處于人道主義,如果說雙方協商達成一致想要變更撫養權的,那么法院予以支持,如果協商不成,就由法院進行審判,將撫養權變更。一般變更的原則都是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的一方擁有撫養權
變更撫養權協議是否需要公證?
放棄子女撫養權協議怎么寫
一方不讓另一方探望孩子可以要求變更撫養權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廠拖欠工資怎么辦
2021-01-04倒車與直行相撞誰全責
2020-11-16有限合伙企業有訴訟主體資格嗎
2021-03-13能否剝奪未成年人政治權利,能否剝奪外國人政治權利
2020-12-04贈與合同部分履行還可以任意撤銷嗎
2020-11-24船舶買賣合同可以約定管轄嗎
2020-11-29放棄撫養權需要公證呢
2021-01-01房產抵押有相關的合同嗎
2020-12-03不可抗力發生時索賠的處理原則
2021-01-18如何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2-22圓珠筆簽訂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8追討勞動合同違約金有時間期限嗎
2021-01-08如何計算經濟補償
2021-03-20勞務派遣工合同期滿是否解聘
2020-12-21團體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03新型人身保險產品是重要的創新
2021-03-05肇事司機拿了發票就能報保險嗎
2021-02-27三七責任事故如何理賠
2020-12-05再保險合同有哪些特點
2020-11-26保險經紀人的組織方式有哪些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