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屬于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對于未成年的孩子而言,父親和母親是法定監護人,監護權也是比較常見的民事權利,如果孩子的父母不具備監護資格,法院可以取消其監護權,交給合適的人或者單位繼續監護。那么,父親監護人責任是什么?下面我們通過本文了解下。
一、父親監護人責任是什么?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監護責任,違反監護職責時,發生監護人責任,包括:
1、失職責任。因父母的故意或過失而致被監護的未成年子女受損害時,父母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民法通則第18條第3款規定:“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具體說,父母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分別其程度,或構成濫用責任(監護權濫用),或構成侵權責任。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向人民法院起訴要求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的,按照普通程序審理;要求變更監護關系的,按照特別程序審理;既要求承擔民事責任,又要求變更監護關系的,分別審理。
2、代負責任。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做為法定監護人負有賠償經濟損失的責任。至于確定損害賠償的條件、賠償的數額和方法等,適用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
二、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有哪些人?
對未成年人設立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的設立又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們的監護人。
2、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者與未成年人關系密切的、愿意承擔監護責任,又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其他親屬和朋友作為監護人。
3、若無上述法定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綜上所述,父親是孩子的監護人,要在日常生活中照顧好孩子的生活起居。父親監護人的責任有失職責任和代負責任。父親失職對孩子的合法權益產生損害的,要承擔賠償義務。如果孩子對他人的的合法權益產生侵害,則父親作為監護人,要承擔連帶責任,承擔起賠償義務。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事故行政處理程序的步驟
2021-03-20做了傷殘鑒定沒申請工傷怎么辦
2020-11-24仲裁委員會的法律效力
2021-01-22老婆不愿意生小孩,她侵犯了我的生育權嗎
2021-02-20怎樣確定損害賠償的范圍?
2020-11-25搭順風車發生交通事故怎樣賠償
2021-03-24法律允許兒子與父母斷絕關系嗎
2020-12-21一般網貸逾期多久上征信
2021-02-09勞動者勞動合同變更不同意的后果
2021-03-26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021-03-02建筑工程保險的保險責任有哪些
2021-03-10定值保險合同包含哪些范圍
2021-03-11無證駕駛致人傷亡保險公司該不該賠?
2020-11-10車禍致殘該怎么理賠
2021-02-14事故報案私了后保險理賠嗎
2021-02-13負責保險業監督管理的主管部門是哪一個
2020-12-03村集體以土地流轉的名義出賣農民土地怎么辦
2021-03-12土地流轉和土地托管的概念是什么,農民不愿意土地托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021-02-17公房拆遷的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21小產權房拆遷補償應當歸誰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