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人是在被監護人不足以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的情況下代為行使其權利的人,這就要求監護人在實際對被監護人進行看護的時候要始終維持其正常獲得權益保護的狀態,但是監護人以被監護人的名義作出的行為有時也會產生爭議。下面一起來看看監護人的行為效力有哪些分類?
一、監護人的行為效力有哪些分類?
監護人的行為效力使用民事行為效力的分類,具體如下:
行為效力包括四種
1、有效;
2、無效;
3、效力待定;
4、可撤銷。
《民法總則》:
第一百四十三條 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
(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實;
(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不違背公序良俗。
第一百四十四條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第一百四十五條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實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后有效。
相對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一個月內予以追認。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視為拒絕追認。民事法律行為被追認前,善意相對人有撤銷的權利。撤銷應當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第一百四十六條 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以虛假的意思表示隱藏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處理。
第一百四十七條 基于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八條 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 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條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一條 一方利用對方處于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雖然監護人有權代替被監護人行使某些包括處理財產在內的非人身性的權利,但是也難免出現監護人出于自己的利益以監護權為名義濫用被監護人的權益而直接地侵害了被監護人,在這樣情況下監護人的行為就是無效或者效力待定需要得到證實的。
關于企業作為出借方借款給個人的借貸行為效力問題的解答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產質押與權利質押有何區別
2021-01-25工傷鑒定期限不能超過多少天
2021-03-14域名搶注一審哪個法院管轄
2021-01-14破產和解和破產重整有什么異同
2021-03-17質押的匯票要解押才能背書嗎
2020-12-28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費用誰承擔
2021-02-22信用卡逾期還款后果
2020-11-19簽訂代理合同是否需要繳納印花稅
2021-02-08如何充分發揮企業工會的積極作用
2021-02-26丟貨了公司就不發工資可以嗎
2020-12-25哪些人適合購買交通意外險
2020-12-03保險條款不符合《道法》 法院判無效
2021-02-08意外事故是否屬于保險責任范圍
2021-01-09對投保人不如實申報被保險人年齡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2021-02-27《旅行社責任保險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2021-01-18論保險詐騙的共犯問題
2021-02-26死亡事故理賠流程
2021-01-24土地承包權與土地承包經營權有何聯系
2021-02-17土地轉讓申請書怎么寫
2020-12-31鐵路拆遷補償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