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在的孩子們接觸到的物質生活條件和社會教育水平跟我們過去都是不能夠同日而語的,所以國家在新的民法總則當中對未成年人成長的很多問題都進行了適當的調整的。圍繞著監護關系而產生的糾紛也推動了民法總則對監護人的進一步完善。關于監護人,可能有些人比較關注在我國規定的監護人有幾個?
一、在我國規定的監護人有幾個?
法定監護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擔任。
監護人,是對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
對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包括未成年人和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進行監護的人。一些國家的法律規定,監護人分為3種 :
① 由后死亡的父或母于遺囑中指定者,稱指定監護人。
② 由法律規定的一定范圍的親屬依一定順序充任者,稱法定監護人。
③由監護機關或法院選定者,稱選定監護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擔任監護人;與未成年人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同意后,也可以擔任監護人。
二、民法總則監護人的職責包括哪些?
《民法總則》
第三十四條 監護人的職責是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職責產生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監護人除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在作出與被監護人利益有關的決定時,應當根據被監護人的年齡和智力狀況,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
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保障并協助被監護人實施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監護人有能力獨立處理的事務,監護人不得干涉。
法律當中規定的監護人可以是一個或者是多個人同時都擔任的,但是在正常情況下只有當事人的父母是屬于第一監護人的,一般像是爺爺奶奶或者是其他近親屬沒有資格跟父母爭取監護人的這種權利的,在兩個監護人當中,其中一個去世以后,那就可以有另一半一個人來監護孩子的成長。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與股權轉讓有關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1-10房屋轉租合同有效嗎
2020-11-24非法辦老年培訓班如何處罰
2021-03-05注冊外貿公司的經營范圍
2021-01-22專利異議審查范圍有哪些
2021-03-09擔保合同能否約定獨立效力
2020-12-12私人租地合同協議書沒有合同期有效嗎
2020-12-05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司法解釋有哪些
2020-11-26婚姻自由是否屬于政治權利
2020-12-12重傷二級走簡易程序需要開庭嗎
2020-12-19婚外生子需承擔的法律責任是什么
2021-01-30夫妻個人財產,配偶和子女有居住權嗎
2021-03-03合同到期解除協議書還有效嗎
2021-02-19盜取他人個人信息什么罪
2020-11-26勞動爭議能主張前幾年的年假嗎
2020-12-14什么是免責條款,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免責條款主要包括什么
2020-11-28對新保險法修改中兩個問題的探討
2021-02-26離婚后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2-20人身侵權與保險理賠是否兼得
2020-11-12土地出讓金先征后返合法嗎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