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父母是自己未成年孩子的法定監護人,如果自己的父母沒辦法履行監護職責的話是可以由其他有監護職責的人獲得監護資格的,關于爺爺奶奶是小孩的監護人嗎,一般爺爺奶奶不是小孩的法定監護人,父母才是,接下來讓小編來告訴大家有關的法律規定。
一、爺爺奶奶是小孩的監護人嗎?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法定的監護人,爺爺奶奶不是法定的監護人。
除非未成年人的父母都死亡或者無法查找到下落的,可以由爺爺奶奶作為監護人。
《民法通則》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 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 兄、姐;
(三)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監護,是為監督和保護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合法權益而設立保護人的一種民事法律制度。監護具有以下特征:
1、被監護人須為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2、監護人須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3、監護人的職責是由法律規定的,而不能由當事人約定。
因此,法定監護人必須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從一般的情況來說就是年滿18周歲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十八條 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綜上所述,關于爺爺奶奶是小孩的監護人嗎小編已經為大家解答了,一般需要監護人的通常是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和限制行為能力的人,一旦被監護人成年了或者是不符合需要監護人的條件的時候就不需要監護人了,當然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來確定相應的監護人,有爭議可以協商。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有錢”是否代表一定能獲得子女的“監護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重新作出行政處罰能否加重處罰
2021-03-19汽車按揭貸款還完后需要什么手續
2021-02-15未生效合同違約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9民間借貸中夫妻共同債務如何認定
2020-12-05交通事故法醫鑒定的申請與注意事項
2021-01-04未贍養老人能否分割撫恤金
2021-01-23銷售折扣合同中是否要約定折扣率
2020-12-29合同法欺詐能解除合同嗎
2020-11-21房屋租賃注意事項
2021-01-10勞動合同變更員工不接受怎么辦
2021-03-02嫖娼被抓不能來上班屬于無故曠工嗎
2021-01-11勞動合同快到期前可以變更期限嗎
2020-11-13患病職工合同期已滿可以終止勞動合同嗎
2020-11-17人身保險合同中代簽字應注意什么
2020-12-10船舶觸碰碼頭設施的侵權責任和損害數額確認的新思路
2021-01-30保險欺詐的載體是如何的
2020-12-04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七條
2021-01-24財產所有者、保險契約、被保險人權利與義務知識
2020-12-13農村房屋拆遷如何補償
2020-12-31戶口不在市里拆遷怎樣補償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