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父母是自己未成年孩子的法定監護人,如果自己的父母沒辦法履行監護職責的話是可以由其他有監護職責的人獲得監護資格的,關于爺爺奶奶是小孩的監護人嗎,一般爺爺奶奶不是小孩的法定監護人,父母才是,接下來讓小編來告訴大家有關的法律規定。
一、爺爺奶奶是小孩的監護人嗎?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法定的監護人,爺爺奶奶不是法定的監護人。
除非未成年人的父母都死亡或者無法查找到下落的,可以由爺爺奶奶作為監護人。
《民法通則》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一) 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 兄、姐;
(三)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
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裁決。
沒有第一款、第二款規定的監護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監護,是為監督和保護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合法權益而設立保護人的一種民事法律制度。監護具有以下特征:
1、被監護人須為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
2、監護人須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3、監護人的職責是由法律規定的,而不能由當事人約定。
因此,法定監護人必須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從一般的情況來說就是年滿18周歲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第十八條 監護人應當履行監護職責,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除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處理被監護人的財產。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
綜上所述,關于爺爺奶奶是小孩的監護人嗎小編已經為大家解答了,一般需要監護人的通常是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和限制行為能力的人,一旦被監護人成年了或者是不符合需要監護人的條件的時候就不需要監護人了,當然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來確定相應的監護人,有爭議可以協商。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有錢”是否代表一定能獲得子女的“監護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房屋不能轉租,房屋怎么轉租才合法
2021-02-14公司倒閉員工如何證明工齡
2021-03-05訂金與定金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01車禍四級傷殘得五級傷殘賠償金傷殘賠償金怎么算
2021-03-23父母離婚后,子女是否有權因學費增加要求不與自己共同生活的父母一方增加撫養費
2021-03-23家暴離婚起訴狀
2021-02-01訂婚 結婚彩禮糾紛法律處理意見
2021-02-28同居關系財產的處理
2021-03-21簡易程序案件的舉證期限由誰確定
2020-11-21二審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6執行異議司法解釋
2021-01-13放棄去世人的繼承權后有居住權嗎
2021-01-10哪些財產可以被繼承?
2021-02-05消費者在商場摔傷,商場要承擔多大責任
2020-12-18房屋中介收費要求有哪些
2021-01-08離職時單位要求簽保密協議合法嗎
2021-03-02事業單位可以進行勞務外包嗎
2021-02-13哪些勞動爭議可由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
2021-02-17保險格式合同有沒有效 誰說了算
2021-01-25網絡保險的發展對策有哪些
202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