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活潑好動,父母要在平時細心的照顧,保障其不受到人身傷害。我國法律規定了父母是孩子的法定監護人,一直到孩子成年后,才不用監護。那么,法定監護人的監護內容包括哪些?監護人要確保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其順利入學、成長等,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下有關知識。
一、法定監護人的監護內容包括哪些?
監護人員負有保護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義務。在實施義務教育中,初中生的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主要應承擔如下義務和責任:
1、必須按時送適齡的子女或其他被監護人入學;
2、必須保證適齡的子女或其他被監護人接受完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不得讓他們中途停學;
3、應按規定,交納政府規定的義務教育雜費;(生活確實困難,無力支付雜費的家庭可向就讀學校提出申請減免)。
4、必須創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配合學校教育好子女或其他被監護人,使孩子能健康成長。
根據《義務教育法》第十五條規定,對于那些未經批準,拒送子女或被監護人人學,以及讓正在小學、初中就學的子女或被監護人中斷學業的家長,當地人民政府應當分別情況,給予批評教育,罰款或其他行政處分,開采取有效措施,責令他們送子女或被監護人人學。
二、法定監護人包括哪些?
法定監護人,是指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擔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的人。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法定監護人包括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和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
1、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包括三種:
(1)未成年人的父母;
(2)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
(3)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民政部門等法人組織。擔任監護人的順序依血緣關系和組織關系的遠近而確定,順序在前者排斥順序在后者。
2、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包括四種:
(1)配偶、父母、成年子女。
(2)其他近親屬如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
(3)關系密切的其它親屬、朋友。
(4)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當地的民政部門。
確定監護人也依上列順序進行。擔任法定監護人應監護能力。認定監護人的監護能力主要根據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條件,以及與被監護人在生活上的聯系狀況等因素確定。
綜上所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這是法律明文規定的。法定監護人的監護內容包括監管孩子的日常行為,照顧其生活,按時讓孩子接受教育等。父母一旦去世,孩子還小的,爺爺奶奶也可以充當監護人,另外,街道辦或者居委會也可以履行監護義務,保障孩子健康成長。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什么是監護權,監護權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務員參與嫖娼是否會被開除
2021-02-03農民工工傷賠償的范圍有哪些
2021-02-17國家賠償的申請范圍
2021-02-23送外賣的被打誤工費要怎么計算
2021-03-25如何注冊品牌名
2020-12-24行政案件立案技巧和方法
2021-01-26合伙人挪用公款犯法嗎
2021-03-02無期徒刑罪犯如何減刑
2020-11-09占有改定的物權效力范圍
2021-01-18學生在學校做游戲受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07怎么辦理解除勞動關系手續
2021-01-24人事外包協議
2020-12-12關于人身意外險包括哪些
2020-12-17保險表見代理的認定問題有哪些
2021-02-10投保人對免責條款享有哪些權利
2021-01-20汽車“全保”不全保 新車涉水得不到賠償
2021-01-28駕駛員下車修理受傷仲裁委裁決保險不賠
2020-11-19觸發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會怎么樣
2020-12-25疲勞駕駛保險賠償嗎
2021-01-30責任保險賠償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