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私權每個人都有,當然了未成年也是有隱私權的。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自己的隱私權了。今天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被監護人隱私權法律規定責任是什么?被監護人隱私權法律法規責任情節不嚴重的情況下拘留五日罰款五百元之內,情節嚴重的情況下拘留10天左右出發金額大概會在1000元左右。
一、被監護人隱私權法律責任規定有哪些?
1、《憲法》第叁十八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
2、《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 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人格權就包括隱私權】
3、《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的;(六)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
4、《侵權責任法》
第二條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第三條 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注:目前盛行的網絡“人肉搜索”,也會造成侵權。法律中指出:“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而民事權益則包括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和隱私權等權利。“人肉搜索”中,難免會涉及到當事人照片、閱歷等內容,其間不乏個人隱私,網絡公開之后又常為當事人帶來負面影響。】
第六十二條 【患者的隱私權】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應當對患者的隱私保密。泄露患者隱私或者未經患者同意公開其病歷資料,造成患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5、《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八條 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并由當事人互相質證。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證據應當保密,需要在法庭出示的,不得在公開開庭時出示。
第一百叁十四條 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國家秘密、個人隱私或者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應當公開進行。
第一百五十六條 公眾可以查閱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書、裁定書,但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的內容除外。
6、《刑事訴訟法》
第五十二條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有權向有關單位和個人收集、調取證據。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如實提供證據。......對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證據,應當保密。
第一百五十條 采取技術偵查措施,必須嚴格按照批準的措施種類、適用對象和期限執行。偵查人員對采取技術偵查措施過程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隱私,應當保密;
第一百八十三條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公開進行。但是有關國家秘密或者個人隱私的案件,不公開審理;涉及商業秘密的案件,當事人申請不公開審理的,可以不公開審理。
二、侵犯個人隱私權的行為包括哪些
被監護人隱私權法律責任規定有哪些,根據我國國情及國外有關資料,下列行為可歸入侵犯隱私權范疇:
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證號碼和電話號碼。
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
3、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設備,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
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布其財產狀況。
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內容,以及將他們公開。
6、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系并非法公諸于眾。
7、干擾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對其進行調查、公布。
8、將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布。
9、泄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諸于眾或擴大公開范圍。
10、收集公民不愿向社會公開的純屬個人的情況。
11、未經他人許可,私自公開他人的秘密。
在這里溫馨提醒廣大網友,在又空余的情況下建議大家多了解一些法律知道,不但可以提高我們的認知,還可以對我們自己的合法權益做到保障。以上是對“監護人隱私權法律規定責任是什么”做出的詳細整理,希望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借鑒參考一下。
侵犯隱私權的賠償責任是怎樣的
哪些行為會侵犯他人隱私權
侵犯隱私權判刑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股權轉讓有哪些限制或禁止性規定
2021-03-06什么是網簽,網簽有什么好處
2021-01-21發生工傷事故如何向勞動部門報告
2021-03-24勞動工傷賠償程序
2021-02-16離婚后女兒歸我,可以不讓男方看望嗎
2021-03-20上級法院可交給下級法院審理的案件有哪些
2021-02-06法院離婚調解步驟是什么
2020-12-17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應該怎么寫
2021-02-19競業限制協議蓋公章有效嗎
2021-02-21企業勞務外包如何進行
2020-12-17勞動仲裁員聘任期是幾年
2021-02-18保險的原則是什么
2021-01-15保險合同能變更嗎 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1-01-22申請設立外資保險公司是否受理決定的期限
2021-03-18保險公司業務人員以及代理人欺詐表現
2021-03-18交通事故受害方如何獲得保險賠償
2021-01-09第二輪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1-02-22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耕地保護
2021-02-20個人協議出讓國有土地違法嗎
2021-02-05土地出讓的房子能買嗎
2021-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