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護人的職責包括人身監護和財產監護兩個方面。對未成年人的人身監護,以教養、保護為目的。對被宣告為無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以保障其本人及社會的安全,并促其恢復健康為目的。至于財產監護,監護人得依法管理被監護人的財產,代理監護人為法律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賠償經濟損失的義務。”監護人在行使財產管理權時,得為被監護人的利益而使用或處分,但對不動產的處分,在許多國家的法律中是加以禁止或嚴加限制的。為了防止監護人利用監護關系侵害被監護人的權益,除法律有特別規定外,監護人不得接受被監護人的財產。有的國家在法律上還特設監護監督人,以保證監護人依法履行其職責,在監護人與被監護人的利害有沖突時保護后者的權益,并設有監護法院等專門機構。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
(二)擔任被監護人的法定代理人;
(三)教育和照顧被監護人;
(四)引導和約束被監護人的行為。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二、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是誰?
(一)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首先應當由其父母擔任,如父母死亡或者無監護能力的,按下列順序由以下人員擔任:祖父母、外祖父母;成年的兄、姐;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或者民政部門。
(二)未成年人沒有上述范圍的近親屬或近親屬喪失監護能力的,有關單位或居委會、村委會可以從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其他近親屬、朋友中指定監護人。當近親屬對于由誰擔任監護人發生爭議時,有關單位、組織可以進行調解并從他們中間指定監護人。
(三)法定監護人或指定監護人因故暫時無法行使監護權,可將監護職責部分或全部委托他人承擔。受委托擔任監護人的人為委托監護人。在此情形下,除有特別規定之外,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的民事責任仍由法定監護人或指定監護人承擔,但委托監護人對此確有過錯的,應承擔連帶責任。
監護人對被監護人的成長及身心健康有著重要的作用,要保障被監護人的生命安全,監護人也擁有依法行使監護權利。在國家法律制度下,國家有專門設立監護法院處理相關事件,監護人必須要正確履行監護職責及義務。希望大家看了這篇文章對監護權有所簡單的了解。
什么是監護權,監護權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案件,法院受理范圍是什么
2020-11-11哪些民事案件由基層法院管轄
2021-02-15物業能在合同到期后收取物業費嗎
2020-12-12被公司騙了簽了工傷賠償協議怎么辦
2020-11-262019反家暴法施行,北京法院簽署人身保護令首例
2021-01-10欠錢不還開庭后如果名下沒有財產怎么辦
2021-01-09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大學生學校吃壞肚子,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17離職再入職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2-19公司加班是否可以提出解除合同
2020-12-24連續工作滿十年中連續的理解
2021-02-17勞動仲裁輸了可以打幾年
2021-02-25勞動仲裁什么情況才不立案
2021-03-11辭退發工資嗎
2021-02-28意外傷害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3-02被保險人駕車被甩出車外死亡的保險人責任
2021-03-04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5學生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標準是多少
2020-11-11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現狀及情況分析
2021-03-06商業保險已賠償侵權人還需要賠償嗎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