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護人有權偷看孩子的信息嗎?
法律上任何人不得不經未成年人同意,察看他們的日記、信件等。侵犯未成年人隱私,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1:任何人都享有隱私權,父母不能隨意查看子女的隱私;
2:,《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條的規定
(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
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根據本法隱私權屬于公民的民事權益,侵犯民事權益的應該承擔侵權責任;
3:《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
(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
對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記、電子郵件,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隱匿、毀棄;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機關或者人民檢察院依法進行檢查,或者對無行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記、電子郵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代為開拆、查閱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開拆、查閱。)
本條明確規定,任何人和組織不得侵犯未成年人的隱私權,若子女為無行為能力人,父母可以代為開拆查閱其信件,日記等;
二、基本定義
隱私就是私事,個人信息等個人生活領域內的事情不為他人知悉,與公共利益、群體利益無關,禁止他人干涉的純個人私事。隱私權是自然人享有的對其個人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信息、私人活動和私有領域進行支配的一種人格權。
依據布蘭蒂斯和沃倫的定義,隱私權是一種獨處的權力。
哥倫比亞電子百科全書的定義則是“不被政府、媒體或其他機構、個人無正當理由干涉的獨處權。”英國《牛津法律大辭典》認為,隱私權是不受他人干擾的權利,關于人的私生活不受侵犯或不得將人的私生活非法公開的權利要求。
在中國,民法學家彭萬林先生認為,隱私權是指公民不愿公開或讓他人知悉個人秘密的權利。張新寶先生認為,隱私權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寧與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護,不被他人非法侵擾、知悉、搜集、利用和公開等的一種人格權。王利明先生則認為,隱私權是自然人享有的對其個人的、與公共利益無關的個人信息、私人活動和私有領域進行支配的一種人格權。
在近幾年,社會中也是頻繁的發生未成年人傷害事件,所以國家也是變的十分重視對未成年人的保護,不僅制定了法律也會要求監護人的各項職責和義務,但是法定監護人在進行監護時一定要遵循法規要求,不能拒絕履行監護人的義務,同時也不能作出超過規定以外的行為。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鑒定輕傷后程序怎么走
2021-02-26行政訴訟法的起訴條件是怎樣的
2020-12-03民法典婚姻編草案二審新變化
2020-11-17公司增資糾紛的適用范圍
2020-12-28公司未交社保是否可以主張離職賠償金
2020-12-15贍養糾紛調解能否涉及財產
2021-01-18批捕令下來能探視嗎
2020-12-08繼承法關于遺贈手續多久失效
2021-03-04不予執行執行異議是什么
2021-01-06離婚協議沒標日期有效嗎
2021-01-23對冤假錯案怎么處理
2021-01-09單方終止勞動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1-02-05公司倒閉法人有什么責任
2020-12-05員工實習期間應得工資
2020-12-06企業做出調崗決定,員工是否應無條件服從
2021-02-10什么情況公司不能勸退員工
2021-03-22涉外勞動爭議管轄權歸屬問題解答
2021-01-23簽署保險代理合同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12就一個財產是否可以投保多份保險
2021-01-17具備哪些條件才能設立保險公司
2021-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