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護人能否處分被監護人財產
(一)監護是為了監督、保護未成年人而設置的一項制度。其中,承擔監督、保護義務的人稱為監護人,受監督和保護的人稱為被監護人。監護人一般由與被監護人有親密關系的人承擔。根據《民法通則》第16條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肩監護人;
(二)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
(三)擔任被監護人的代理人,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承擔被監護人致人損害的賠償責任。法律同時規定了監護人除了為被監護人的利益外,不得隨意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
二、如何確定法定監護人
監護人制度,是對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設定專人保護其利益,監督其行為,并且管理其財產的法律制度。
法定監護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范圍和順序的監護。法定監護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擔任。通則第16條第1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在我國相關的監護人在對被監護人進行監護時,被監護人的財產不可以隨意的進行變賣和出售。再進這類事件時,必須是對被監護人有利的情況下,或者通知相關的居委會或相關的部門,才可以對這類財產進行出售,維護被監護人的合法利益。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家庭戶主是不是就是法定監護人?
飛機監護人員主要是做什么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確定刑事證據的關聯性
2021-03-18單位查閱配偶護照,是否侵犯隱私
2021-02-28律師介入政府征收補償工作的重要意義
2020-12-15酒駕記錄保留多久
2021-01-12匯票提示付款無應答是否是拒付
2021-03-23未成年能不能構成特別累犯
2021-01-25合同糾紛管轄法院約定不明確怎么辦
2021-01-07交通事故鑒定醫療終結時間期限是多久
2020-11-16收養關系公證流程有哪些
2021-03-15如何撤銷錯誤的終結裁定
2021-02-27欠錢不還開庭后如果名下沒有財產怎么辦
2021-01-09海上貨物運輸保險概述
2021-01-03《人身保險新產品》六大亮點修改 消費者維權有章可循
2021-02-03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司法解釋二有什么具體內容
2021-03-25保險欺詐全方位解析
2020-12-30個人保險代理人的法律地位之爭 代理關系抑或勞動關系
2021-02-18保險公估從業人員資質核準
2021-02-23預定死亡率 Expected mortality
2021-01-04農村集體林地可以承包給個人嗎
2020-11-24農村房屋土地轉讓合同怎么寫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