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婚后的監護人是誰
具有民事行為能力,就不需要監護人.如果是限制行為能力人,或者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結婚后,第一監護人應該是丈夫.他對你有監護義務。
關于監護人的權利義務(職責),將其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1、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及其他合法權益。監護人應當保護被監護人人身方面的合法權益,主要包括被監護人的生命健康權、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等。監護人為了被監護人的利益,可以合理利用或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當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害時,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有權代理被監護人請求人民法院給予保護,代為參加民事訴訟活動。
2、擔任被監護人的法定代理人。《民法通則》第14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
3、和照顧被監護人。監護人應當教育被監護的未成年人,使他們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我國《義務教育法》第11條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必須使適齡的子女或者被監護人按時入學,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監護人應當關心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使他們健康成長或維持正常生活,不得虐待和遺棄。”
我國法律對此進一步相關規定,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侵害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給被監護人造成財產損失的,應當賠償損失。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有關人員或者有關單位的申請,撤銷監護人的資格。如果因監護人管教不嚴,致使被監護人實施不法行為造成他人損失的,由監護人承擔民事責任。監護人盡了監護職責的,可以適當減輕其民事責任。監護人在承擔賠償責任時,應首先從被監護人的財產中支付賠償費用,不足部分由監護人以自己的財產適當承擔。
根據以上的總結,我們可以了解到,只有不具備民事行為的人才需要監護人,比如未成年或者是精神失常等的人,其他正常的人,是沒有監護人的。被監護人雖然是不具備民事行為,但是自身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是受到法律保護的,侵犯了是需要承擔法律責任的。
什么是監護權,監護權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證處公證程序是什么
2020-11-15商標法對商標注冊的審查和核準的規定
2021-01-29民法典如何規定父母離婚后的父母子女關系
2021-02-19被關在豬圈里與豬爭食 女子精神失常
2021-03-12交通事故賠償款一直不下來怎么辦
2020-12-09冤假錯案警察怎么處理
2021-01-04禁止流質契約可行嗎
2020-11-30小區景觀燈漏電致女童死亡,物業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13貿易保險之貨物運輸保險涉及的風險
2020-11-19自殺保險公司理賠多少
2021-02-12保險受益人依法討回賠償金
2021-02-21肇事用救護車保險報銷嗎
2020-12-18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可以是同一人嗎
2020-12-12網絡保險的發展對策有哪些
2020-11-14“車泡水”車險是否應該賠償
2021-01-09代理人的承認可以視為當事人的承認嗎
2020-12-03集體土地承包程序有哪些
2021-01-08土地出讓金的返還費用有哪些
2021-01-20房子在拆遷范圍之內,不想搬遷可以嗎
2020-12-12老家拆遷能不能查到提前享受過房改售房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