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其他法定監護人?
法定監護人,是指依照法律的直接規定擔任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的人。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法定監護人包括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和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3、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
二、孩子的監護人必須是他的父母嗎?
監護是對未成年人和成年精神病人設定專人保護其利益,監督其行為,并且管理其財產的法律制度。法定監護是由法律直接規定監護人范圍和順序的監護,一般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擔任。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一款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
當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時,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如果被監護人是成年精神病人,其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綜上所述,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是父母,如果父母去世,則祖父母、其他親屬或者民政部門都可以充當監護人,他們應該算其他法定監護人。如果監護人失去監護能力或者對被監護人不利的,法院可以取消變更監護人。監護人不一定是一個人,可以由多人同時擔任。
什么是監護權,監護權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過繼監護人變更,需要辦手續嗎?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惡意競爭如何處罰
2020-11-28贍養費如何計算
2021-02-02工傷賠償與交通賠償有抵觸嗎
2021-02-26特殊情況遺產如何分配
2021-02-17購房定金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12房屋過戶去哪里辦理
2021-01-19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全文
2020-11-17各類保險公司償付能力額度主要包括哪些
2021-03-11如何判定壽險保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有的保險該如何分
2021-01-08患白血病遭保險公司拒賠
2021-03-17中國保監會有權檢查外資保險公司哪些狀況
2021-02-19小事故逃逸了還能走保險嗎
2021-02-25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可以是同一人嗎
2020-12-12車的保險進項可以抵扣嗎
2021-01-04“有利于被保險人解釋”原則被過度使用是否有利
2021-01-31模擬拆遷是國家規定的嗎
2021-01-26拆遷補償時,產權置換和貨幣補償選擇哪種更好
2020-11-21拆遷安置房上市的條件
2020-12-23鹽城商店拆遷補償標準
2020-11-09農村房屋拆遷與國有土地上房屋拆遷有什么不同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