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護人與法定代理人的區別有哪些?
(一)設定兩者的目的不同。法律設定監護人的目的是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解決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民事行為能力方面的障礙,從而使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得到實現。而法律設定法定代理人的目的則在于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行為和訴訟行為,使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通過法定代理人的代理,能積極參加民事活動和訴訟活動,滿足自己的利益。
(二)責任不同。法定代理人是法律賦予監護人一種法定的身份,以便監護人更好地履行監護人的職責。因此,當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給他人造成損害時,法律規定監護人承擔責任的根據在于監護人的過錯責任,即監護人沒有盡到管束被監護人的責任,而不是由于法定代理人的身份形成的責任,也不是監護人在代理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承擔民事責任。
(三)身份不同。在實際生活中,監護人有時是一身兼二職,即被告人與代理人的身份。如刑事附帶民事案件,需要由監護人承擔賠償責任的附帶民事訴訟中,監護人既是附帶民事訴訟的被告人,又是刑事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兼當事人和代理人于一身。因此,必須在法律文書中明確監護人既是民事被告人又是刑事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的雙重身份。如果只將其列為法定代理人,不明確其民事被告人的身份,就意味著監護人本人不是訴訟當事人,而只是刑事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其本身職責只是代為訴訟行為,與訴訟結局并無利害關系。這樣在訴訟終結時,判決法定代理人為被代理人承擔民事責任,即沒有理論依據。
監護人主要是在保護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財產安全和其他綜合權益,而法定代理人主要是在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發生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訴訟行為時展現的一種身份。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二手房中介收取貸款服務費合理嗎
2020-11-18繼承人作為遺囑見證人,遺囑有效嗎
2020-11-08檢察院申訴程序有什么要求
2020-12-26實習期間應該簽什么合同嗎
2020-12-22《公司法》對股東直接訴訟有何規定
2021-02-09金融消費者權利有哪些
2020-12-03假冒注冊商標罪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19累犯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02探望權的行使與強制執行
2021-03-05陰陽合同怎么補交稅
2021-02-21政府回購房贈與他人需要哪些材料
2021-01-14哪些情形單位可以扣工資
2020-12-10競業禁止的含義是什么
2020-11-12保密協議是否屬于勞動合同糾紛
2020-11-30競業限制對夫妻同樣有效嗎
2021-02-03競業限制幾個月可以解除
2021-01-31沒鑒勞務合同什么時候可辭工
2020-12-12試用期時間有啥規定
2021-03-11勞動者不同意調崗單位解除合同是合法行為嗎
2021-01-24<保險法>之財產保險部分學習摘要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