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人可以擔任未成年人監護人?
根據《民法通則》規定,擔任監護人的先后順序為未成年人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關系密切的親屬和朋友擔任。無上述監護人時或上述監護人均無監護能力時,可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具體如下:
1、未成年人的父母。父母是子女最近的直系長輩親屬,且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管教的義務,所以,《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一款首先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边@里所說的父母包括親生父母、養父母、無撫養關系的繼父母,即只要存在父母子女身份關系的父母,就是未成年子女的法定監護人。
2、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時,《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1)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2)未成年人的兄、姐;(3)經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關系密切的且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其他親屬和朋友。
《民法通則》關于上述人員排列的順序,是擔任監護人的先后順序。即監護人首先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擔任;當祖父母、外祖父母死亡或無監護能力時,則由有監護能力的兄、姐擔任監護人;如果沒有兄、姐或兄姐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時,則由其他關系密切的親屬和朋友擔任。但是,其他親屬和朋友擔任監護人時,必須是他們自愿承擔監護職責,并且經過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或村民委員會的同意。
3、無上述監護人時或上述監護人均無監護能力時,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此外,未成年人的父母也可以用遺囑的方式為未成年人指定上述人員中的某人或上述人員以外的某人擔任監護人,只要該項遺囑具有法律效力,這種指定就受法律保護。
二、對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產生爭議時,應當如何處理?
對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產生爭議時,由未成年人的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在近親屬中指定。對指定不服的,可提起訴訟,由法院裁決。對前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無監護能力或者令其擔任監護人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法院可根據對被監護人有利的原則,從后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擇優指定。被監護人有識別能力的,還應征求被監護人的意見。
總而言之,未成年人父母一般為指定監護人,當父母已故或無監護能力時按照順序由相關人員承擔監護責任,且部分人員需表明自愿承擔監護責任才可被指定為監護人。當監護人產生爭議時,可由父母所在單位或居(村)委員會指定,不服者可提起訴訟。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家庭戶主是不是就是法定監護人?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局工傷認定程序
2021-02-172020年最新刑事訴訟法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1-02-06扶貧搬遷后田地收回嗎
2020-11-29民政局撤銷結婚證需要多長時間
2021-02-14公司分立后股東是否能分立
2020-12-17立約定金的數額由誰約定
2021-01-1540平米房子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0-11-302020年河南省消費者協會投訴電話及地址
2021-01-02軍婚怎么樣才能離婚
2021-01-12哪些出軌證據能被法院采納
2020-12-29先予執行的適用范圍
2020-12-04資產具有哪些風險
2021-02-09買二手房中介起什么作用
2021-03-09公司解除勞動合同需要賠償嗎
2021-01-28雇傭關系可以隨意解除嗎
2020-11-29了解人壽保險的訴訟時效和免責事由
2021-02-13飛機天氣原因延誤賠償嗎
2021-02-21人身保險殘疾程度與保險金給付比例是怎么樣的
2021-01-05車上責任險條款
2021-01-23“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能否作為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