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父母離婚之后爭奪孩子自以為是對孩子好的同時卻忽略了其真實的想法而導致最后是一種傷害,那么,被監護人有沒有選擇權決定自己的監護人?其實被監護人能夠表達自己的意愿是可以將其想法作為參考來選擇最后的監護人的。下面來看看具體的內容。
一、被監護人有沒有選擇權決定自己的監護人?
作為被監護人的子女有選擇權的。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有關規定:
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對子女撫養問題,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九條、第三十條及有關法律規定,從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權益出發,結合父母雙方的撫養能力和撫養條件等具體情況妥善解決。根據上述原則,結合審判實踐,提出如下具體意見:
5、父母雙方對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或隨母生活發生爭執的,應考慮該子女的意見。
因此,如果父母雙方對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或隨母生活發生爭執的,應考慮該子女的意見。
被監護人的概念:在我國,法律規定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這些人不具備完全的、獨立的行為能力(即承擔責任的能力),需要被監護,因此就是被監護人。
其中,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指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
限制行為能力人,指10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未成人、身體有缺陷的人(聾、啞、盲人等)以及間歇性精神病人(完全精神病被歸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但是已滿16周歲并且以自己勞動作為主要經濟來源的人,不能算作限制行為能力、不能作為被監護人。
綜上所述,你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以下這些人不能獨立承擔責任、需要監護人的監護和承擔責任,他們是被監護人:①不滿18周歲的人(不含年滿16周歲且有工作的人);②殘疾人;③患有精神病的人(無論是完全的精神病,還是間歇性精神病)。
綜上所述,如果被監護人在沒有受到任何主觀影響的前提下能夠向法官訴說自己的意愿是可以被法官采納意見的,這也就意味著被監護人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監護人的。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三級醫療事故分級標準
2021-03-17醫療事故罪怎么認定和處罰
2021-02-02一般侵權責任的構成要件
2020-12-23使用單位應當對什么特種設備及時予以報廢
2021-03-02登高作業違法規定如何處罰
2021-01-28律師函收費標準
2020-11-19公司設立執行董事任期幾年
2021-03-15對駁回注冊商標續展申請決定不服怎么辦
2020-11-23能否剝奪未成年人政治權利,能否剝奪外國人政治權利
2020-12-04離婚如何訴訟
2020-11-29行使探望權有什么原則,如何行使探望權
2020-11-29協議限制離婚自由歸于無效
2021-02-27民事訴訟會被限制出境嗎
2021-01-27建筑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0-11-302020年公租房申請書范文怎么寫
2020-12-03離婚時房子如何分割,離婚公租房怎么分割?
2021-03-07什么是哺乳期?女職工在哺乳期享受哪些特殊勞動保護?
2021-02-20如何理解免責條款
2021-01-15怎么簽試用期合同
2021-01-28買兩份意外險,賠付是不是兩份都分別賠付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