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民事主體組成的各項民事法律制度當中,監護制度是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的,完善并且健全監護制度是為了彌補過去我國在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資格,保護未成年人的成長權益等問題上的漏洞進行的彌補,同時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沒有規定說必須是幾個人,一個人或者是多個人擔任都是可以的。
一、未成年的監護人可以是兩個人嗎?
法定監護人可以由一人或多人擔任。
監護人,是對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
對無行為能力人和限制行為能力人(包括未成年人和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進行監護的人。一些國家的法律規定,監護人分為3種 :
① 由后死亡的父或母于遺囑中指定者,稱指定監護人。
② 由法律規定的一定范圍的親屬依一定順序充任者,稱法定監護人。
③由監護機關或法院選定者,稱選定監護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有監護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擔任監護人;與未成年人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經有關單位同意后,也可以擔任監護人。
二、民法總則監護人的職責包括哪些?
《民法總則》
第三十四條 監護人的職責是代理被監護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保護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等。
監護人依法履行監護職責產生的權利,受法律保護。
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被監護人合法權益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第三十五條 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監護人除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
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在作出與被監護人利益有關的決定時,應當根據被監護人的年齡和智力狀況,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
成年人的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應當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保障并協助被監護人實施與其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對被監護人有能力獨立處理的事務,監護人不得干涉。
但絕大多數情況下,未成年人的監護人就是父親和母親兩個人來擔任的,這樣傳統的家庭組成結構如果不是客觀因素的變化,不會也不可能再有其他人參雜進去擔任未成年人的監護人了,其他的類似于爺爺奶奶等這些在法律上只能說和孩子存在著一定的親情關系,但父母沒有失去監護資格的情況下并無直接全力擔任孩子的監護人。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繼母或繼父是法定監護人嗎
未成年人法定監護人的職責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哪些人享有機械表演權
2020-12-04商標侵權應該如何處置的
2020-12-26債務還不上車以抵押車怎么辦
2021-01-20如何申請離婚財產保全,怎樣防止對方轉移財產
2020-12-28網上炒股注意事項
2021-01-24交通肇事逃逸認定書要幾天才能出來
2021-02-27經過什么樣的流程才能申請取保候審
2021-01-06中介買賣房屋風險怎么防范
2021-02-15如何確保售樓書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6與原公司未解除勞動合同能與新公司簽合同嗎
2021-02-12單位裁員怎么計算失業補償金
2020-12-14干15天辭職有工資嗎
2020-11-12申請勞動局調解的期限是幾天
2021-02-07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射幸性特征?
2020-11-15無證駕駛保險公司能否拒賠?
2020-12-16非法營運出事故保險賠嗎
2021-01-22自殺后可以獲得保險理賠嗎
2021-01-01保險合同書丟了怎么辦
2021-01-22土地承包合同需要公證嗎
2020-12-25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方式有哪些其補償標準該如何計算呢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