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我國年老父母的監護人是誰?
1、監護人,是對無民事行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如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監護人必須具有完全行為能力,并依法律規定產生。
2、我國《民法通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被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父母、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3、這里指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對有關單位指定監護人不服,或者指定其他近親屬為監護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由人民法院按特別程序進行審理,確定監護人。人民法院可以將《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二款和第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視為指定監護人的順序。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者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可根據后一順序監護人監護能力的強弱、行為、品德情況,按照對被監護人有利的原則擇優確定。這種對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由有關部門或人民法院指定監護人的做法,在民法上叫做指定監護。
因此,如果老人喪失了民事行為能力的話,那么按照法律規定一般是由其配偶、子女、兄弟姐妹等作為其監護人的。
二、法定監護人簡介
1、《民法總則》第二十七條規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 。父母對子女享有親權,是當然的第一順位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沒有監護能力的,依次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兄姐、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父母單位和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委會或村委會、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關系密切的親屬或朋友、精神病人所在單位或住所地的居委會、村委會、民政部門。
2、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有順序在前者優先于在后者擔任監護人的效力。但法定順序可以依監護人的協議而改變,前一順序監護人無監護能力或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有權從后一順序中擇優確定監護人。
3、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二十八條明確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1)配偶;
(2)父母、子女;
(3)其他近親屬;
(4)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4、第三十一條,對監護人的確定有爭議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對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民政部門或者人民法院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在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指定監護人。
5、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指定監護人前,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處于無人保護狀態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法律規定的有關組織或者民政部門擔任臨時監護人。
6、監護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變更;擅自變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監護人的責任。
我們未成年時,父母可以作為我們的監護人,照顧我們的成年;待父母年邁,我們也是父母的監護人,贍養他們的終老。人生就是一個循環,針對監護人的責任和義務,我們一定要嚴格按照法律要求完成,將心比心,踏踏實實完成監護人的職責。
監護人證明在哪里開具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糾紛維權
2021-02-01醫療事故索賠和解的處理程序有哪些
2020-11-28因提供勞務產生糾紛是否屬于勞動爭議案件
2021-01-22勞動合同法關于試用期內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司法簡析
2020-12-13監護人有權處置被監護人的財產嗎
2021-03-23離婚精神損失賠償是怎樣的
2021-01-31學生猝死在宿舍內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28離婚房產確權訴訟需要被告到場嗎
2021-03-22法律允許將房子登記在孩子的名下嗎
2021-03-02公司可以內部調動勞動合同的變更與解除嗎
2020-11-23用人單位能否擅自調崗并降薪
2020-11-30合同期間公司調動崗位不服從可以得到幾倍賠償
2021-03-22人事代理
2020-12-27肇事司機死亡,可否要求其家屬賠償
2021-01-22非直系親屬可以做投保人嗎
2021-02-12保險合同可以變更嗎
2021-02-05可否要求退還保險金
2021-01-15出門旅游可以購買哪些保險給自己作保障
2020-11-09無道路運輸從業資格證保險拒賠嗎
2021-01-07保險公司被判賠償 公司擔憂
2021-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