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監護人可以決定被監護人的生死嗎?
不能,監護人是指對無行為能力或限制行為能力的人的人身、財產和其它一切合法權益負有監督和保護責任的人。一般來說,未成年人、精神病患者及其他有嚴重精神障礙的人,都應設置監護人。我國《民法總則》規定的監護人有以下三種情況:被監護人的近親屬,包括、成年子女、配偶、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和朋友。這些人雖然與近親屬不同,沒有必須擔任監護人的法律上的義務,但是,有些是自愿承擔監護責任的,經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同意,可以擔任監護人。
如果沒有上述監護人,則由社會和國家負責,由所在單位或者居委會、村委會或者民政部門擔任監護人。
二、監護人產生的方式主要有哪幾種?
(一)當然設立,指第一順序人全體做監護人。
(二)協議設立,可分四種情況:
1、當第一順序人為二人以上時,經其協議,只由其中一部分人做監護人。
2、經各順序人協議,由第二順序人做監護人。
3、經精神病人監護人各順序人協議,只由第三順序人或第四順序人做監護人。
4、經各順序人協議,由各順序人共同做監護人。
(三)公權力指定設立,即由主管組織指定監護人的設立方式。其要件為:
1、須不能依照當然設立和協議設立程序產生監護人,尤其對于何人擔任監護人有爭議的情況。
2、須由主管組織指定。關于主管組織,民法通則規定是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當父母不在同一單位時,則有兩個有資格指定的機關),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村)民委員會。在為精神病人指定監護人時,是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村)民委員會。
三、法定監護人的順序是怎樣的?
(一)根據《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二款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未成年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
(1)祖父母、外祖父母;
(2)兄、姐。
(二)根據《民法通則》第十七條第一款的規定,成年精神病人的法定監護人的范圍和順序是:
(1)配偶;
(2)父母;
(3)成年子女,
(4)其他近親屬。此款所指其他近親屬,指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認為監護人就可以隨意決定被監護人生死的這種想法是很無知的,在社會生活當中,沒有任何人和機構能夠去隨意確定我國公民的生死。雖然孩子的生命來源于父母,但是孩子和父母都是獨立的個體,父母所擁有的一切的民事權利,孩子從出生以后的這些權利也是受法律保護的,如果監護人,就算是父母扼殺掉了自己的孩子,都是要擔責的。
怎么申請變更監護人,申請變更監護人的程序
家庭戶主是不是就是法定監護人?
變更監護人申請書范本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湖南省土地征收補償標準
2021-02-20業主大會或者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對業主有約束力嗎
2021-02-10合并重整原主體公司還存在嗎
2020-12-12特價商品不退不換合法嗎
2021-01-21治安處罰過的算累犯嗎
2021-02-06子女撫養費一方拒絕支付怎么辦
2020-11-09存單質押法院是否可以扣劃
2020-12-05裝修的房子漏水損失怎么賠償
2021-01-13房產抵押法律風險分析
2020-12-28警察如何辦理治安案件
2021-01-31學校檔案弄丟是行政之訴還是侵權之訴
2020-11-13租房人拆遷怎么安置住房
2020-12-27勞動爭議調解協議書效力如何,有強制力嗎
2020-12-29保險公司提出開業申請需要哪些材料
2020-11-12人身保險合同的訂立的條件是什么
2021-01-01無保險利益人投保合同案例
2021-02-09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0-12-16造成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0二審判決書生效保險公司理賠時間
2020-11-17改裝后的車如何理賠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