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扶養,不少人可能會把它和撫養混淆,這兩個詞長得像可并不是一樣的意思。我國法律上的扶養分為廣義和狹義,會把扶養和撫養混淆的人們其實并沒有錯,因為在廣義的扶養概念中,扶養既包括父母長輩對孩子的撫養、平輩間的扶養和子女對父母長輩的贍養,撫養被包括在扶養內。而狹義的扶養,僅針對平輩間的扶養。
法律中適用扶養的廣義和狹義,為了討論方便,取扶養的廣義討論。法定的扶養人分為三類,先說父母長輩對子女的撫養,這也是被關注最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第二十一條規定,對子女的撫養義務是父母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如果夫妻雙方已經離婚,實際沒有直接撫養、照顧子女的一方需要支付撫養費,子女也有權利要求父母履行撫養義務支付撫養費。如果夫妻雙方沒有撫養能力或者已經去世,孩子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是第二順位的撫養義務履行者,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第二十八條中有所體現。最后是孩子的兄長和姐姐,在父母無力撫養或已經去世的情況下,對弟弟妹妹也是有法定撫養義務的。
至于平輩之間的扶養,一般指的是合法夫妻之間的一種相互扶助的義務,夫妻在結婚后,就需要履行法律強制性的夫妻扶養義務,大部分的情況是夫妻一方因患病失去收入或生活自理能力時,另一方不得拒絕扶養,扶養可以是照顧也可以是支付扶養費。因而夫妻間扶養義務的法定扶養人就是夫妻雙方。
最后說說子女對父母長輩的贍養,在我國《老年人權益保護法》的第十一條中,規定了法定的贍養人為子女或孫子女、外孫子女。其中對子女的定義也是廣泛的,既包括親生子女,也包括收養的孩子和因為姻親關系而形成的繼子女,這些都是對老人負有法定扶養義務的人。贍養并不只是單純的給予錢財,現代法律越來越關注老年人的贍養問題,相信大家不止聽說過一起法院要求子女常回家看看老人的新聞。在2013年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護法》中,要求子女多回家探望老人被列入法律條款中,其中的第十八條規定子女要常回家看看,要關心老人的精神世界,而并不只是單純的金錢贍養。
以上是對法定扶養人的一個簡短介紹,廣義的扶養中所涉及的法定扶養人有些是重合的,人們都有父母也都可能是別人的父母,是別人的丈夫或者妻子,所以應當承擔起的扶養義務是不可以逃避的。
新婚姻法扶養義務是怎么規定的?
沒有結婚證孩子的扶養費怎么算
老人扶養及財產分割協議范本怎么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各級行政機關有哪些
2021-01-25如何判斷不作為是否成立
2021-01-05請律師打官司怎樣付費
2020-11-22公司股權結構的種類如何規定
2021-02-28民法典草案變化:無人照料的“被監護人”誰來保護
2021-01-01主合同和補充合同沖突怎么辦
2020-12-15提存后發生怎樣的效力
2021-01-17擔保合同無效有幾種情況
2020-12-10如何解除合同及解除合同程序
2020-12-05公司股東退股受競業限制嗎
2021-01-13請假扣多少工資
2020-11-20認定勞動關系后可否進行工傷賠償
2021-01-23同一用人單位與同一勞動者可以約定幾次試用期
2021-01-11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特點
2021-02-27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單的種類
2021-01-15購車險小心“高投低賠”
2020-12-17非運營車輛拉貨保險拒賠怎么辦
2021-02-24變更受益人未書面通知保險人不影響其效力嗎
2021-01-21土地轉讓的規定是什么
2020-11-28林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