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部門:最高人民法院
發布文號:
(1988年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討論通過)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以下簡稱民法通則)已于1987年1月1日起施行?,F就民法通則的貫徹執行中遇到的問題提出以下意見。
一、公民
(一)關于民事權利能力和民事行為能力問題
1.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自出生時開始。出生的時間以戶籍證明為準;沒有戶籍證明的,以醫院出具的出生證明為準。沒有醫院證明的,參照其他有關證明認定。
2.十六周歲以上不滿十八周歲的公民,能夠以自己的勞動取得收入,并能維持當地群眾一般生活水平的,可以認定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
3.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進行的民事活動是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相適應,可以從行為與本人生活相關聯的程度、本人的智力能否理解其行為,并預見相應的行為后果,以及行為標的數額等方面認定。
4.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精神病人進行的民事活動,是否與其精神健康狀態相適應,可以從行為與本人生活相關聯的程度,本人的精神狀態能否理解其行為,并預見相應的行為后果,以及行為標的數額等方面認定。
5.精神病人(包括癡呆癥人)如果沒有判斷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不知其行為后果的,可以認定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人;對于比較復雜的事物或者比較重大的行為缺乏判斷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并且不能預見其行為后果的,可以認定為不能完全辨認自己行為的人。
6.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接受獎勵、贈與、報酬,他人不得以行為人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為由,主張以上行為無效。
7.當事人是否患有精神病,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司法精神病學鑒定或者參照醫院的診斷、鑒定確認。在不具備診斷、鑒定條件的情況下,也可以參照群眾公認的當事人的精神狀態認定,但應以利害關系人沒有異議為限。
8.在訴訟中,當事人及利害關系人提出一方當事人患有精神病(包括癡呆癥),人民法院認為確有必要認定的,應當按照民事訴訟法(試行)規定的特別程序,先作出當事人有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判決。
確認精神病人(包括癡呆癥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應當比照民事訴訟法(試行)規定的特別程序進行審理。
9.公民離開住所地最后連續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為經常居住地。但住醫院治病的除外。
公民由其戶籍所在地遷出后至遷入另一地之前,無經常居住地的,仍以其原戶籍所在地為住所。
(二)關于監護問題
10.監護人的監護職責包括: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活動,對被監護人進行管理和教育,在被監護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人發生爭議時,代理其進行訴訟。
11.認定監護人監護能力,應當根據監護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條件,以及與被監護人在生活上的聯系狀況等因素確定。
12.民法通則中規定的近親屬,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
13.為患有精神病的未成年人設定監護人,適用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的規定。
14.人民法院指定監護人時,可以將民法通則第十六條第二款中(一)、(二)、(三)項或第十七條第一款中的(一)、(二)、(三)、(四)、(五)項規定視為指定監護人的順序。前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無監護能力或者對被監護人明顯不利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對被監護人有利的原則,從后一順序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擇優確定。被監護人有識別能力的,應視情況征求被監護人的意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同案犯與共犯的區別
2021-01-03公司注冊資本登記管理規定是什么
2021-03-24地役權與相鄰關系有什么不同之處有哪些
2020-12-08董事會會議生效條件是什么
2021-03-25惡意搶注商標該如何
2020-11-23交通事故后起訴保險公司時效是多久
2021-01-29租房合同復印件有效嗎
2021-03-11如何認定交通事故中的財產損失
2021-02-09懷孕女子犯罪怎么處理,會坐牢嗎
2021-02-05婚前隱瞞債務是騙婚嗎
2021-02-12“上班族”千萬要保存好的東西有哪些
2021-02-04簽訂投資擔保合同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23行政訴訟不配合法院執行財產會不會坐牢
2021-03-21暑假期間學生溺亡學校承擔責任嗎
2020-11-18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條件有哪些
2020-12-06按份共有房產已過戶可以贈與嗎
2021-01-23終止勞動合同是否要支付經濟補償金呢
2021-01-18兒子非親生離婚可以得到精神損失賠償嗎
2021-02-16壽險如何賠付
2021-02-09人身保險種類可以分為哪些
2021-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