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辦身份證幾歲要監護人陪同?
>第七條規定:公民應當自年滿十六周歲之日起三個月內,向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公安機關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由監護人代為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因此,已滿16歲的公民辦理身份證不需要監護人陪同。
二、辦理措施
1、制發流程
證件申領和制發的基本程序是:公民應當自年滿16周歲之日起三個月內,到常住戶口所在地的公安機關辦理申領手續,要交驗居民戶口薄、本人照片,填寫《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交納證件工本費。未滿十六周歲的公民,自愿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的,由監護人代為申請領取居民身份證。
公安機關在對公民申報材料與本人戶口登記項目內容核對無誤后,將辦證信息傳輸報送上一級公安機關制證。
2、申領證件
在前往辦證時,應攜帶居民戶口薄、兩張本人彩色相片(也可以在現場采集相片)和原申領的第一代居民身份證。
在辦理手續時,要填寫《居民身份證申領登記表》和進行身份證指紋收集,協助工作人員準確核身份證登記項目,并交納證件工本費。
注意的是流動人口錄指紋要回戶口所在地辦理。
自助服務終端開通,實現的功能有戶籍政策查詢、辦理進度查詢、戶籍證明打印和身份證的補辦、丟失注銷。還可以辦理注銷證明和關系證明。
3、發放范圍
居民身份證由公民常住戶口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簽發。未滿16周歲的公民,由監護人代為申領居民身份證。
4、有效期限
分為5年、10年、20年、長期4種。未滿16周歲、自愿申領身份證的公民,身份證有效期5年;16周歲至25周歲的公民,身份證有效期10年;26周歲至45周歲的公民,身份證有效期20年;46周歲以上的公民,身份證長期有效。
也有法律規定,第一代身份證在有效期內繼續有效。自2013年以后,以二代證為主,全國尚未換證的公民還有很多。新修訂的《居民身份證法》同時規定,居民身份證登記項目包括自愿登記指紋信息,從2013年起,在全國部分大中城市戶籍派出所先期試行身份證自愿登記指紋信息工作。
我國的公民都是需要按照規定辦理身份證,那么身份證也是用于證明公民合法身份以及證明的一種材料,在辦理相關業務時都需要攜帶身份證,身份證同樣也是有有效期限的,需要公民在有效期前及時的辦理續期更新手續,當身份證丟失后也是要及時的到公安機關辦理掛失和補辦。
簽訂合同需要身份證嗎?簽訂合同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身份證辦理要多久可以拿到?
臨時身份證能否辦理結婚登記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合伙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特點和優勢
2021-01-15最新勞動法是哪一年頒布的
2021-02-22裁員常識
2021-01-19國家賠償方式有哪些
2020-11-24互聯網廣告管理暫行辦法有哪些規定
2021-01-13圖書的著作權歸屬是怎樣確定的
2021-03-22反擔保協議范本
2021-01-29無期徒刑概念及最少服刑年數
2021-01-24公民的政治權利和民主權利的區別是什么
2020-11-20欠薪單位收到支付令后提出異議怎么辦
2021-03-26挪用公款罪如何認定
2021-02-05超市顧客摔傷保潔公司賠償是怎樣的
2021-03-01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條件有哪些
2020-12-06房地產中介機構的設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09“國五條”解讀
2021-01-16哪些情況公司可以辭退試用期員工
2021-02-27勞務派遣是否計算賠償年限
2021-01-20保險公司有哪些重點問題
2020-12-08佛山市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1-31明知患病仍承保 保險公司被判賠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