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原告郝某與被告陳某于1994年2月18日登記結婚,婚后育有一子一女。2009年8月3日,郝某以與陳某性格不合,夫妻感情已破裂為由向法院訴請離婚。審理后,法院認為:郝某不能提供證據證實其訴稱事實,雙方也不存在法定準予離婚的情形,故于2009年9月21日判決駁回了郝某的離婚訴訟請求。2010年4月14日,郝某再次起訴離婚。庭審中,陳某主張:因郝某拒絕回家,自2009年2月2日起,兩人開始分居,婚姻已經不能挽回,其同意離婚。但其婚后賺得的收入15萬元都被郝某霸占,應依法予以分割。郝某辯稱:其一直掌管家中款物。陳某交來的15萬元已被其賭博時輸光,現在兩人沒有共同財產。針對郝某觀點陳某辯稱:郝某賭博輸錢,其至今不知情,但其應得份額的共同財產郝某應予返還。【分歧】在本案審理過程中,對郝某已“賭掉”的15萬元是否仍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存在分歧:第一種意見認為:首先,財產是指“擁有的金錢、物資、房屋、土地等物質財富”,是一種客觀的物質存在。而本案中郝某已將15萬元夫妻財產“賭掉”,該物質存在已經滅失,不存在進行分割的基礎;其次,本案的“15萬元”不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規定的夫妻共同財產法定范圍內,若對其分割沒有法律依據,因此不應再將其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第二種意見認為:本案中郝某的行為實質上是“一方以個人名義擅自處分的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該處分行為無效。夫妻共同財產15萬元應視為郝某仍然持有,因此在雙方離婚時,應對該共同財產依法予以分割。【評析】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本案中郝某以“支付賭債”形式處分15萬元夫妻共同財產,是一種具有侵權性質的惡意處分行為,侵害了陳某依法享有的平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共同財產的權利。根據《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五項“下列民事行為無效:……違反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的;”、《民通意見》第89條“……在共同共有關系存續期間,部分共有人擅自處分共有財產的,一般認定無效。”之規定,郝某處分15萬元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無效。根據《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第二款“無效的民事行為,從行為開始起就沒有法律約束力。”之規定,應視為郝某從未對15萬元夫妻共同財產進行處分,其仍占有該15萬元。因此,法院在判決郝某與陳某離婚時,應對該15萬元夫妻共同財產依法進行分割,郝某應返還陳某應得份額的夫妻共同財產。**黃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如何賠償
2020-11-09有拆遷安置房后再購房還算首套房嗎
2020-12-02船舶買賣定金能退嗎
2021-01-08匯票承兌程序有什么
2021-03-20工程款支付證書是什么,工程款支付證書怎樣寫
2021-02-22速裁程序是一審終審嗎
2020-12-21執行董事和監事權力哪個大
2020-12-06人壽保險公司可以經營健康保險業務嗎
2020-12-04財產險是怎樣收費的
2021-02-14如何處理保險合同無效產生的后果
2021-01-20怎樣適用保險合同中的不利解釋原則
2020-12-23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隱瞞病情,合同有效嗎
2020-12-15被列入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有什么權利
2020-11-28買保險一個月后查出病來有無賠償
2021-01-30淺議審判實踐中保險合同解釋原則的適用
2021-03-03人身險賠付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1-02-01農村開荒地能不能建房
2020-12-21“城中村”改造的拆遷安置補償款怎么計算及其流程是什么
2021-01-07拆遷維權的有效期是多久
2020-12-21正常房屋被納入危房改造,補償很低,該如何維權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