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經過】
位于后排看電影的賈某發現后,將公文包撿起,在現場等候良久,未見失主來尋,便將公文包帶走,并予以保管。劉某回去后,發現公文包丟失,便在媒體上刊登啟事,稱:“若有人將公文包在一周內歸還,將予以重謝,并給付酬金2000元。”賈某看到啟事后,便在規定的時間內與劉某取得了聯系,將公文包歸還了劉某,并向其索要酬金2000元。而此時劉某聲稱尋包啟事許諾給付酬金不是其真實意思,且公文包內有其本人的聯系方式,賈某應當主動尋找丟包人,物歸原主,賈某沒有這樣做違背了將拾得物歸還失主的義務。而賈某則表示,劉某在報上刊登的啟事是懸賞廣告,屬于要約,其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了歸還行為,屬于承諾,有權要求報酬。雙方發生爭議,賈某將劉某告上法庭。(來源:律霸網)
【法律解讀】
《物權法》第一百零九條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
第一百一十二條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
權利人懸賞尋找遺失物的,領取遺失物時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
拾得人侵占遺失物的,無權請求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費用,也無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義務。
第十六條要約到達受要約人時生效。
第二十一條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
根據《物權法》第一百零九條和第一百一十二條規定可知,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本案中,劉某稱其在“尋包啟事”中所稱給付報酬的承諾并非真實意思,缺乏充分的依據,懸賞廣告系向社會不特定人發出的要約,只要行為人依法完成了所指定的行為,廣告人即負有給付報酬的義務。劉某刊登的“尋包啟事”即為一種懸賞廣告,賈某在廣告規定的“一周內”完成了廣告指定的送還公文包的行為,即是對廣告人的有效承諾。從而,在劉某和賈某之間形成了債權債務關系,劉某應當按照承諾履行義務,給付賈某酬金2000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刑事訴訟參與人是指什么
2020-12-14我國征地流程的步驟有哪些
2021-03-23涉外結婚證公證必須雙方嗎
2020-11-13疫情期間可以停薪嗎
2021-02-26什么是離婚協議,離婚協議能否反悔
2021-02-07怎么區分借婚姻索取財物與買賣婚姻
2021-01-04能追討過去的贍養費嗎
2021-03-03交通事故糾紛
2021-01-11強制執行申請書要附財產線索嗎
2021-03-22承攬人擅自更換材料怎么擔責
2020-12-02購房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08勞動爭議案件的訴訟管轄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9婚前買房婚后辦證是否屬于共同財產
2020-12-07單位不交社保仲裁時效是多久
2020-12-23勞動爭議案件最多能賠償幾年
2020-11-19旅游意外險的概念是什么
2021-02-14借款會有哪些要求
2020-12-11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保險合同的分類
2020-11-16提單責任險保險合同糾紛的法律問題初探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