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一方起訴要求房產“加名”應否受理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以下簡稱《婚姻法司法解釋三》)出臺后,夫妻間要求在共同財產特別是房產上加名字的現象引起社會廣泛關注,百度詞條甚至因此增加了一條“房產加名稅”。然而,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購買的房屋,產權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未登記產權一方起訴要求確認房屋為夫妻共同共有,該類案件法院應否受理?
司法實踐中,存在以下兩種處理方式:
1、受理案件并依法裁判。理由為除法律另有規定外,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應當依法登記,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橐鲫P系存續期間購置的房屋一般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為保護未登記產權一方對房屋的合法權益,法院應予受理,并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確認房屋權屬。
2、裁定不予受理或駁回起訴。理由為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購置的房屋歸夫妻共同共有,司法無需進行重復的事實判斷,且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一方請求分割共同財產原則上不予受理,故未登記產權一方請求確認房屋共同共有亦不應受理,已經受理的應裁定駁回起訴。
筆者贊同第一種處理方式,理由如下:
一、未登記產權一方具有相應訴權
該類案件中,未登記產權一方是否具有相應訴權是法院判斷是否受理的關鍵。通常認為,民事訴權是指當事人因民事實體權利義務關系發生爭議或者處于不正常的狀態,請求司法機關(法院)作出裁判,確認民事實體權利義務關系,排除侵害的權利,包括程序意義上的訴權和實體意義上的訴權。程序訴權是民事訴訟法賦予當事人進行訴訟的基本權利。實體訴權是當事人根據實體法的規定通過人民法院向對方當事人主張實體請求的權利。民事訴權僅在具體民事糾紛中存在,是程序訴權與實體訴權的統一。實踐中,判斷當事人起訴是否合法,是否具有相應訴權,應當分別從程序訴權與實體訴權的角度進行考量。具體來說,其起訴是否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以下簡稱《民事訴訟法》)的起訴條件,訴訟主張有無民事實體法律支持,是否在相關法律限制起訴之列。比如,《婚姻法》規定,男女雙方離婚自由,但女方在懷孕期間、分娩一年內或終止妊娠六個月內,男方不得提出離婚。故受相關實體法律限制起訴,男方如在上述期間提出離婚之訴,不具備實體訴權,法院應裁定不予受理或駁回起訴。
(1)從程序訴權看
未登記產權一方提起的確認之訴符合《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規定的四項起訴條件。未登記產權一方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關涉未登記產權一方的財產權)、有明確的被告(登記產權一方)、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請求確認未登記產權一方為共同產權人等)、屬于人民法院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確認所有權系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案由之一)。
(2)從實體訴權看
未登記產權一方的起訴具有相應民事實體法律支持。《婚姻法》第十七條、十八條規定了夫妻共有財產和個人財產的范圍;《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以下簡稱《物權法》)第二條及第十九條分別規定,因物的歸屬和利用而產生的民事關系,適用本法;權利人、利害關系人認為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事項錯誤的,可以申請更正登記……不動產登記簿記載的權利人不同意更正的,利害關系人可以申請異議登記。登記機構予以異議登記的,申請人在異議登記之日起十五日內不起訴,異議登記失效……。需要注意的是,異議登記并不是《物權法》規定的必經程序,權利人、利害關系人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確認之訴。同時,我國法律及司法解釋只是對夫妻一方在婚姻存續期間無重大理由時請求分割共有財產進行了限制,但并未對未登記產權一方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提起共同財產確認之訴進行限制。根據私法中“法無禁止即自由”原則,未登記產權一方因房屋權屬與夫妻另一方發生爭議后可以提起確認之訴,故其具有相應實體訴權。
二、不動產物權取得的效力使然
定分止爭是司法的重要功能之一。當事人可以通過提起確認之訴,請求法院對于雙方之間有爭議的法律關系進行司法確認,從而達到明確雙方權利義務關系的目的,比如確認合同無效之訴、確認所有權之訴等。本案中,未登記產權一方因與登記產權的夫妻一方就房屋權屬發生爭議,要求對夫妻關系存續期間購買的房屋進行確權,有其客觀必要性,而不是司法進行簡單的“重復”事實判斷。這種必要性來自于對我國不動產物權取得效力的認識。
登記是不動產物權公示的方式?!段餀喾ā返诰艞l規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夫妻存續期間購買房屋屬于法律繼受行為,應當適用《物權法》第九條規定的登記取得不動產物權的方式,即夫妻雙方自其名字登載于不動產登記簿之日起取得房屋的所有權,對外具有公示效力。反之,未登記產權一方并未取得該房屋的所有權。同時,《物權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因人民法院的法律文書導致物權設立、變更、轉讓或消滅的,自法律文書生效時發生效力。也就是說,人民法院對房屋產權人的確認并不僅是對法律事實的“重復判斷”,其可以發生物權設立、變更等效力。如果夫妻關系存續期間購買的房屋屬于夫妻共同財產,未登記產權一方通過請求法院確認為共有財產后,其可以憑借法院的確認判決書直接至房屋產權登記部門進行“加名”登記。因此,未登記產權一方提起確認之訴以求取得房屋共有權的必要性便能理解。
三、有利于保護未登記產權一方合法權益
夫妻關系存續期間購買的登記在夫妻一方名下的房屋,被登記產權一方隨意買賣的法律風險較大,未登記產權一方的合法權益易受侵害。在夫妻關系有可能破裂時,這種風險更大,法律規定此時夫妻一方甚至可以請求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然而,提前分割夫妻共同財產受到嚴格的限制,必須符合《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四條規定的情形之一,即“1、一方有隱藏、轉移、變賣、毀損、揮霍夫妻共同財產或者偽造夫妻共同債務等嚴重損害夫妻共同財產利益行為的;2、一方負有法定扶養義務的人患重大疾病需要醫治,另一方不同意支付相關醫療費用的?!边@不足以防止登記產權一方隨意處置其名下房屋,很可能在未登記產權一方提起分割訴訟之前,該房屋已被他人善意取得?!痘橐龇ㄋ痉ń忉屓返谑粭l規定,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損失,離婚時另一方請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但這也只是離婚時的補救措施,而且受制于擅自處分一方的執行能力,這種事后救濟措施對未登記產權一方合法權益的保護有時并不周到。
如果未登記產權的一方通過提起確認之訴,最終“加名”成功,其合法權益則會得到較為充分的保障。《物權法》第九十七條規定,“處分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以及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作重大修繕的,應當經占份額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體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間另有約定的除外。”由此觀之,通過“加名”后,夫妻存續期間購買的房屋需得到雙方的共同決定才能處分,這將大大加強未登記產權一方對自己共有權的保護力度。更重要的是,未登記產權一方“加名”后還可以通過設置房屋交易密碼等,進一步保障房屋不被惡意過戶,確保房產安全。
綜上,夫妻間未登記產權一方起訴要求房產“加名”,是合法行使訴權的體現,可以有效維護其自身合法權益,法院應予受理并依法作出裁判,從而及時穩定家庭關系,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作者單位: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來源:律霸網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未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如何賠償
2021-02-02什么食品可以申請專利
2021-02-23如何確定交通事故受訴法院
2021-02-04被性騷擾后跳樓自殺,性騷擾如何判刑
2021-01-14女方協議離婚共同財產分割、子女撫養權、債務分擔怎么寫
2020-11-16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條件有哪些
2020-12-06選購公寓房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05找房產中介安全交易四步走
2020-11-16買方賣方仍應支付中介費嗎
2020-11-29集資合作建房包括哪些條件
2020-12-01競業限制承諾書有效嗎
2021-02-26勞務派遣合同應該注意什么內容
2021-02-28實習期被公司開除有補償嗎
2021-02-06保險投保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021-01-28投保人與被保險人的關系
2021-03-02投保人不履行告知義務保險人賠嗎
2020-12-29車被石頭剮蹭能保險理賠嗎
2021-01-08網絡保險的重要性
2020-11-13侵權糾紛能否列保險公司為被告
2021-02-11投資型保險合同解除后,保單現金價值歸誰所有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