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條文: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十一條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購買、支付合理對價并辦理產權登記手續,另一方主張追回該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擅自處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損失,離婚時另一方請求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解析:
本條司法解釋是民法物權善意取得制度在婚姻法上的具體規定。作為所有權取得方式的特別規定,善意取得制度是在犧牲原所有權人利益的情況下保障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權益。因此必須嚴格符合法定情形即受讓人受讓該不動產是善意的;轉讓價格合理;轉讓的動產或不動產按法律規定進行登記或交付。只有符合以上條件,受讓人才能取得無處分權人讓與的財產而無需向原所有權人返還。基于此,在適用《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十一條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夫妻共同所有的房屋需法律物權與實際物權不一致。婚姻領域內的物權變動與一般的物權變動的區別只表現在權利主體上的特殊性,即婚姻家庭財產登記在夫或妻一方名下。根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夫妻共同財產的性質為共同共有,夫妻雙方對共同財產享有以下權利:平等享有占有、使用、收益、處分權;共同處理權即對財產發生重大變化如變賣財產等必須由配偶共同決定處理;相互代表權即在不涉及夫妻共同財產的重大變化時,夫或妻可以代表一方進行一般財產處理;物上追及權即夫妻共有財產在受到不法侵害的時候雙方均可行使停止侵害、賠償損失等請求權。出售房屋屬于重大財產變化而必須由夫妻雙方共同處理,因此一方未經另一方同意而出售夫妻共有房屋屬于無權處分行為,而當該無權處分符合上文善意取得構成要件時也即構成夫妻共同財產的善意取得。
第二、夫妻一方擅自處分房屋造成損失的,另一方可以請求賠償。在夫妻共有財產存續期間,夫妻雙方均應當保持共同共有財產的共有狀態及雙方對財產的共有關系,任何一方不得要求劃分份額、分割或者處分共有財產。根據物權法規定,如果物權變動造成了一方財產的損失則可以要求另一方予以賠償即離婚時受損一方可以請求無處分權一方予以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上市公司收購其他公司的程序是什么
2020-12-13交通事故訴訟如何收訴訟費
2021-03-10監護人能抵押孩子的房產嗎
2020-11-18海商海事能否簡易程序
2021-03-16房產出租了,房子還能買賣或抵押嗎?
2021-02-22合同尾款收不回怎么辦
2021-02-21合同保全有哪些意義
2020-11-08房地產開發用地概念和類型
2021-01-25租房人拆遷怎么安置住房
2020-12-27哪些項目不屬于工資構成部分
2020-12-25員工勞動關系轉移有補償金嗎
2021-01-14買人壽保險有哪些優勢
2021-02-09交通意外險與航空意外險有何區別
2021-01-06兒童意外險可以賠付別人嗎
2021-02-02車險理陪應標準不同,被保險人是否按比例獲賠
2021-02-14法律對重復投保的賠付金額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7為非直系親屬投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1-02-28投保人的義務
2021-02-27人身保險中的常見問題
2021-01-30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具體內容是什么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