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第一監護人指的是誰?
法律上監護人并沒有區分為第一監護人、第二監護人,作為父母均是監護人,沒有第一、第二之分。
根據《民法總則》的規定,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按照以下原則來確定:
1、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
2、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有監護能力的人按順序擔任監護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但是須經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同意。
3、對監護人的確定有爭議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民政部門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對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有關當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請指定監護人。
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民政部門或者人民法院應當尊重被監護人的真實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監護人的原則在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中指定監護人。
依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指定監護人前,被監護人的人身權利、財產權利以及其他合法權益處于無人保護狀態的,由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法律規定的有關組織或者民政部門擔任臨時監護人。
監護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變更;擅自變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監護人的責任。
4、沒有依法具有監護資格的人的,監護人由民政部門擔任,也可以由具備履行監護職責條件的被監護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擔任。
二、監護人要履行哪些監護職責?
監護人的職責是依法履行對被監護人的義務,保護其依法享有的權利,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民法通則若干具體意見(試行)》第十條規定,監護人的法定監護職責是:
1、保護被監護人的身體健康;
2、照顧被監護人的生活;
3、管理和保護被監護人的財產;
4、代理被監護人進行民事訴訟;
5、對被監護人進行管理和教育;
6、在被監護人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或者與人發生爭議時,代理其進行訴訟。
另外,根據相關規定,因監護人不履行監護職責,或者侵害了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監護人應承擔賠償責任;如果被監護人的侵權行為需要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由監護人承擔,被監護人有財產交由監護人代管的,應從被監護人的財產中支付,不足部分,應由監護人承擔。
父母正常情況下就是孩子的撫養人及監護人,因為如此,很多人才沒有在法律上去區分撫養人和監護人。同時,父母的監護權受到法律制度保護的同時,為了保護被監護人的合法權益,父母在實施監護權的過程當中,不能認為孩子是自己的想怎么處置就怎么處置,如果不正常履行自己的監護義務,是可以被剝奪監護權的。
監護人的確定標準
消防監護人職責是什么?
指定監護人證明格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購買不良資產后能否再轉讓
2020-11-13中外合資企業需要設立監事會嗎
2020-11-08主動退賠可以減刑嗎
2021-03-01不服指定監護關系案件如何確定管轄權
2021-02-09共同居住與共同共有是一樣的嗎
2021-01-13贍養費標準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2020-11-13訴訟中保全需要擔保嗎
2020-11-11工作中猝死怎么賠償
2021-02-28可向勞動爭議仲委會申請仲裁的情形
2020-11-30勞動調解組織有哪些,勞動調解協議有強制力嗎
2020-12-08怎么申請復印勞動仲裁庭審記錄
2021-03-08人事糾紛屬勞動糾紛嗎
2021-02-06試評勞動教養制度
2021-01-081000元意外險賠償標準
2020-11-21剎車失靈乘車人跳車受傷交強險怎么賠償
2021-03-03人身事故的保險責任和免除責任分別的概念
2021-01-08新辦法提醒:購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該注意什么?
2021-03-21正確理解保險經紀、保險代理
2020-12-22舊房拆遷回遷戶補償面積怎么計算
2021-03-11補償不合理,我可以不簽訂安置補償協議嗎
202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