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5月,高先生與王先生簽訂《房屋買賣協議》,約定由王先生自愿將某房屋以20萬元的價格出賣給高先生。當時王先生與李女士為夫妻關系。高先生交付了購房款并于2006年3月搬進該房屋居住至今。房屋具備過戶條件后,王先生以共有權人李女士不同意買賣為由拒絕辦理過戶手續。
高先生起訴請求判決:1、確認《房屋買賣協議》有效;2、要求王先生、李女士協助辦理房屋權屬變更登記手續。
法小寶看完這則案例,表示很無語。我們來看一下,法院是怎么判決的?
李女士作為訟爭房地產的共有人,至今多年不在訟爭房地產居住生活,本案也無證據證明其不在訟爭房地產居住生活期間對該房地產行使管理的權利。
而且在再審申請人高先生從2006年3月起在涉案房屋居住至本案訴訟之前,被申請人李女士從未提出過異議,故根據被申請人李女士對本案訟爭房地產的上述消極行為,本院確認被申請人李女士默認被申請人王先生對訟爭房地產具有處分的權利。
從維護交易安全角度考慮,本院確認再審申請人高先生與被申請人王先生簽訂的《房屋買賣協議》合法有效,被申請人王先生對訟爭房地產具有處分的權利,被申請人王先生、李女士作為訟爭房地產的共有人應協助再審申請人高先生辦理訟爭房地產的權屬變更登記手續。
所以到底怎么回事,你看懂了嗎?
【律師提示】
如果高先生未能順利過戶,那么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3條規定,買受人可以要求出賣人承擔違約責任或者要求解除合同并主張損害賠償的,其中善意買受人還可以要求出賣人承擔包括賠償房屋差價損失在內的違約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規定,如果夫妻雙方其中任意一方沒有經過另一方同意時處置房產,則被視為無效。
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對夫妻共同財產做重要處理決定,夫妻雙方應當平等協商,取得一致意見。他人有理由相信其為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的,另一方不得以不同意或不知道為由對抗善意第三人。
本案中再審法院根據查明的事實,認定李女士默認王先生對訟爭房地產具有處分的權利,實質是根據上述規定認定處分訴爭房地產是其夫妻雙方共同意思表示,從而判定其需履行合同義務,協助高先生進行過戶。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要求產品侵權責任的賠償
2021-01-28船舶碰撞損害賠償如何計算
2020-12-10國有公司出資成立的公司是什么性質
2021-03-24職工持股會
2020-12-17立約定金的數額由誰約定
2021-01-15如何認定累犯
2021-01-07夫妻共同債務是承擔連帶責任嗎
2021-03-23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則是什么
2021-03-08反擔保合同的保證期間多久起算
2021-03-05集體土地的租賃期限是多久
2021-01-01投保壽險時應注意什么,壽險的保險金怎么給付
2021-03-02意外傷害保險承保范圍
2021-03-22人身保險監管什么意思
2021-02-07機動車輛第三者責任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16保險合同終止的原因有哪些
2021-03-15關于保險代理人的內容有哪些
2021-03-08保險公司會審查理賠材料的合法性嗎
2021-01-08什么是存款保險,建立存款保險制度有哪些意義和作用
2021-02-09因污染造成的損失保險公司拒賠可行嗎
2020-11-21提前還貸別忘退稅退保
2021-01-28